中國服裝批發商戶數量
❶ 中國服裝產業現狀
中國服裝的歷史
中國服裝歷史悠久,可追溯到遠古時期。在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曾發掘出約 1.8萬年前的骨針。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有管狀骨針等物出土。可以推斷,這些骨針是當時縫制原始衣服用的。中國人的祖先最初穿的衣服,是用樹葉或獸皮連在一起製成的圍裙。後來,每個朝代的服飾都有其特點,這和當時農、牧業及紡織生產水平密切相關。春秋戰國時期,男女衣著通用上衣和下裳相連的「深衣」式。大麻、薴麻和葛織物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大宗衣著用料。統治者和貴族大量使用絲織物。部分地區也用毛、羽和木棉纖維紡織織物。漢代,絲、麻纖維的紡績、織造和印染工藝技術已很發達,染織品有紗、綃、絹、錦、布、帛等,服裝用料大大豐富。出土的西漢素紗禪衣僅重49克,可見當時已能用桑蠶絲製成輕薄透明的長衣。隋唐兩代,統治者還對服裝作出嚴格的等級規定,使服裝成為權力的一種標志。日常衣料廣泛使用麻布,裙料一般採用絲綢。隨著中外交往增加,服式也互有影響,如團花的服飾是受波斯的影響;僧人則穿著印度式服裝「袈裟」。現今日本的和服仍保留著中國唐代的服裝風格。唐宋到明代服式多是寬衣大袖,外衣多為長袍。清代盛行馬褂、旗袍等滿族服式,體力勞動者則穿短襖長褲
商周時代衣服的基本形制是上衣下裳。《說文解字》說:"上曰衣,下曰裳。"下身穿的裳實際上是裙,而不是褲。金文中常見有周天子賞賜給臣下"赤芾"的記錄。"赤芾"是一塊紅色的布,系在腰間垂於腹前,是貴族的服飾和身份的標志,又叫韋
❷ 中國有多少服裝批發市場,多少家商戶
我是沈陽人,每天的工作也正是批發服裝.全國服裝服裝批發市場估計會很多專.我就說說我所知道的吧屬,希望對你能有些幫助.我工作的地點是沈陽五愛服裝批發城,規模很大,在東北地區首屈一指,在全國也應該可以進前五名吧.離沈陽比較近的還有海城西柳服裝批發市場,走高速3個多小時路程.沈陽五愛市場里所經營的低檔商品不少在那裡批發來的,我家裡的床子就有,呵呵.另外浙江義烏小商品城也是名聲在外,我沒去過.倒是去過北京上過貨.北京規模比較大的地方有北京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我家現在還有在那裡上的小衫.還有大紅門服裝批發市場[木樨園],在那裡住過幾天.南方來說,還有廣州的流花服裝批發市場很有規模.我爸爸去那裡上過貨,結果回來一賣都是死貨,賠了一萬多,至今對那裡沒好印象,廣州的朋友看了不要PK我呀,哈哈.好了,本人閱歷有限就說到這里吧,希望有經驗的朋友斧正補充.
❸ 中國目前服裝品牌數量
DRP6.0服飾分銷管理系統簡介:
是一套專業管理品牌服飾公司的物流系統,業務范圍包括:公司與供應商之間的業務管理,包括成品采購、采購進貨、次品退貨、與供應商之間的往來款管理等;總倉與分倉及專賣店之間的業務管理,包括補貨、發貨、退貨、銷售、盤點等;公司與總代理之間的業務管理,包括訂貨、補貨、配貨、銷售、退貨及與客戶之間的往來款管理等;公司與加盟商之間的業務管理,包括訂貨、補貨、配貨、銷售、退貨及與客戶之間的往來款管理等;公司與批發客之間的業務管理包括補貨、配貨、銷售、退貨及與客戶之間的往來款管理等。
DRP6.0系統架構圖
DRP6.0的功能及優勢
序號 好幫手軟體功能
解決企業實際問題
1
可自定義的出貨類型,不同出貨類型可支持不同折扣及換貨率
不同出貨類型的折扣不同 (加盟客戶)
2
可支持價格政策,對客戶折扣預先設定,並支持不同出貨種類的價格政策、支持,客戶、客戶+款、客戶+款+色、客戶+款+色+碼,客戶+貨品類別等等多種組合價格政策
同一客戶同一貨品在不同時間的出貨價格及折扣不同
3
支持貨品多次調價管理
可以對價格經常變更,而且可以了解價格變更的歷史
4
銷售出貨必須在配貨單(出貨通知單)的范圍之內
對倉庫物流的控制,防止配貨為S碼出貨為M碼的情況
5
訂貨出貨的跟蹤,保證客戶出貨不超發
清晰掌握客戶的訂貨數,出貨數,欠貨數以及庫存數
6
銷售退貨單必須在通貨申請單范圍之內
有效解決客戶退貨不按規則退貨,人手難控制的問題
7
盤點調整庫存時自動檢驗未審核單據,杜絕盤點後庫存不準的情況
解決盤點後庫存仍然不準的情況
8
支持出貨裝箱單
出貨時可按箱出貨,方便收貨人核對收貨箱數及明細
9
出貨可支持多人同時出(不清楚)張單
出貨量大時,可以多人同時出一批貨,解決掃描出貨慢的問題
10
支持及時收貨及在途貨品管理
根據店鋪在本地還是異地的情況進行選擇是否要採用在途管理
11
盤點單錄入支持子單錄入、可進行多人同時盤點,多人同時錄單
在盤點時可以多個人同時盤點貨品,即可分類匯總,也可總匯總
12
支持不等長條碼
企業在運作多年後發現條碼不夠需要加長或一個企業經常多個品牌但規則及長度都不相同
13
支持二維輸入及二維輸出,尺碼多達20個及10種尺碼類型的支持
對持服鉓企業常用的二維輸入及輸出
14
店鋪屬性不斷增加(虛擬結構)
可以不經過開發而對店鋪的屬性可以無限制的增加以達到分析的目的
15
貨品屬性不斷增加(虛擬結構)
可以不經過開發而對貨品的屬性可以無限制的增加以達到分析的目的
16
月結後自動封帳,不允許再修改或增加單據
控制月結後擅自修改或增加單據,造成剛對完的帳又不準的情況
17
支持離線式庫存及銷售分析
滿足一些經常出差在外的人員在途中查看或分析數據的要求
18
自定義的報表查詢系統,擁有完整的報表系統
提供了服飾企業常用的分析報表,同時也可以自定義報表來完成報表的擴充
19
本季貨品本季退,低折扣先退,有補貨則不與退等多種退貨規則
提供了常用的退貨規則,使退貨的審核變得更加輕松
產品發展歷程
產品名稱 開發時間
開發人數
客戶數
技術進步
Drp 1.0
1998-1999
1
4
採用WINDOWS平台 Visual FoxPro 3.0 (第一套採用Windows 平台開發的服裝管理軟體
drp2.0
1999-2001
1
20
採用Visual Foxpro 6.0 + MsSql 7.0
第一套採用大型數據開發的服務管理軟體
drp3.0
2002-2003
2
40
採用Visual Basic 6.0 + MsSql 2000
drp5.0
2004-2006
4
120
採用Visual Basic 6.0 + MsSql 2000 首次引入了All In One 的設計理念,使專業軟體易用性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Drp6.0
2006-
5
500(目標)
採用 Visual Basic6.0 +C# .net 2.0 + MsSql 2000 採用Microsoft 最先進的Dot Net 技術打造的先進的管理平台,並進一步的All In One 的設計理念進行了完善
❹ 國內有多少個大型的服裝批發市場
廣州服裝批發市場,虎門服裝批發市場,北京服裝批發市場,杭州四季青服裝批發市場,江蘇盛澤面料市場
廣州的站前市場是全國最大的服裝交易市場之一,這里雲集著白馬、天馬、國宏、廣控、紅棉、新大地、精都、流花等等數也數不過來的服裝交易市場。就連每年開兩次的廣交會都在這附近,所以就形成了一個服裝天下、天下服裝的局面。這些市場的經營各有特點,也有好有壞。白馬、天馬是經營比較好的,靠上幾層的產品多以中、高檔專賣店為主。
在這些服裝城之中,也有一些比較有特色的大廈,如精都服裝城以休閑為主,新大地服裝市場以針織服裝為主等等,像紅棉、流花就是擺攤的多一些了,廣控的經營一直不是很好,但里邊的經營環境還是很不錯的,同白馬有一拼。
另外,在廣州市裡還有兩個市場,一個是在中山大學外邊的面料交易市場,但是很破,看上去亂糟糟的,另一個是珠江邊上的繽繽服裝城。繽繽服裝城裡主要是中、高檔的服裝居多,以我的目測部分商家的水平要比白馬的高,有很多是香港人開的,也有部分就是外國的專賣店。
虎門: 虎門是個硝煙的地方,不過這兩年的虎門服裝已經開始成為了珠三角地區的一個新的服裝這點。虎門的服裝市場主要是富民時裝城和黃河時裝城。富民比較早,從他的樓就可以看得出來,而且蓋得很有特色,它有六層高,但除了樓梯是可以一層一層旋轉上升的,去了就能體會得到。虎門除了這兩個服裝市場之外,還有一些服裝商店和商廈也是集中在他們周圍,所以有時走街串巷其實也是在服裝的海洋里
北京是北方中國的一個輻射型城市,周邊的內蒙、河北、東北、山西、山東大部分的服裝都是從北京看起的。北京有幾個比較大型的服裝市場,我們只說三個:大紅門、動物園、雅寶路。
大紅門是北京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原來在大紅門外只有一兩個比較大的樓,而大多數做服裝批發的人都在外邊擺攤兒。後來由於市政規劃所以陸陸續續在沿路兩邊又蓋起了不少的商廈,現在連名字都不好記了。街兩邊擺攤的都進樓了,就只有在一些路兩邊深一些的地方還有一些搭蓬銷售的攤點,但大多是進行低檔服裝銷售和做布料生意的,這里的商人以浙江和福建的居多。最早在大紅門位置靠北就有一個地方叫「浙江村」,很早以前就是專作小商品及服裝的地方,後來因為犯罪的問題和假冒偽劣產品太多所以被整體遷到了三河,剩下的就慢慢的到了現在的大紅門去經營了,但說白了,現在那裡也還是經常出事,但主要是外邊拉活的打架,經營方面還是比較安全的。
動物園就是指北京動物園附近的服裝批發市場,雖然也有這個大廈那個大廈的名字,但是人們還是直接稱呼這些地方為動物園批發市場。這個批發市場就已經屬於二級或三級的批發市場了,很多北京的女孩子節假日都喜歡去那裡買衣服,一個是因為便宜,二是因為那裡的交能很方便,那裡是北京西部的一個重要的交通樞鈕。很多郊區的小市場的老闆都來這里作服裝批發生意,但限於地理位置所以制約,只能在那麼一條街上發展,雖然有幾個大廈,但總的來說,去金鼎大廈買買便宜衣服還可以。
北京也好,北方也好,雅寶路都是做服裝生意人所共知的。這個市場是從80年代開始就從事服裝交易,因為雅寶路地區是北京的使館區,所以最開始是以擺地攤兒的形式出現的,同樣類似的另外兩個市場:三里屯、秀水也是這么發展起來的,就是依靠使館區老外多,進行最初的「國際貿易」。後來慢慢的,三里屯、秀水變成批發兼零售的服裝市場,雅寶路就成為了對東歐服裝貿易的代名詞。雅寶路最火的時候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那幾年,當年的很多老闆從這里掏了第一桶金,不是回家辦實業去了,就是直接到國外掙當地錢去了,現在雅寶路的經營狀況一年不如一年,今年因為非典又嚴重受創。雅寶路現在經營相對比較好的兩個大廈一個是吉利大廈,一個是雅寶大廈,雖然周邊還在不斷的蓋樓,但市場前景不是很好。雅寶路市場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中國人不許進商店,主要是為了跑板,所以咱們也就聽聽不用去看了。
浙江:
浙江我就說杭州四季青、海寧皮革城和柯橋輕紡城。這三個市場經營各不相同,但也代表了浙江三種經濟的特色:
杭州四季青市場在杭州火車東站不遠處,最早也是沿街擺攤起來的,後來沿街兩邊逐漸起了很多的樓,但很有特色的是都是叫「四季青服裝市場」,我感覺不是由一個開發商做的就是市政府弄的。四季青服裝市場以前大多都是以中、低檔的服裝批發為主,雖然進了樓但是在樓里也跟擺攤一樣,顯得比較雜亂,但是每天的交易量很高,人來人往,用一句廣東人的祝福語就是「貨如輪轉」!前兩三年,在沿街的南邊蓋了一個新的大廈,有四五層高,叫「杭派精品服裝城」,這也是為了杭州服裝建立自己的特色而蓋的一個大廈,特色不在於這個樓有多好看而在於它的名字,為杭州本地的服裝起了一個新穎、獨特的名字「杭派服裝」。也將原來在四季青市場里的品牌企業和一些品牌商招了進來,里邊的布局類似寫字樓,但都是透明玻璃的專賣店,當然了,做得這么好,里邊商品的價格與檔次也相應的提高了一個階梯,主要的經營方面以誠招各地加盟專賣店為主,不會隨便的往外批衣服。
離四季青市場打車十塊錢在解放路那邊有個叫翔龍的還是叫龍翔的,也是一個服裝大廈,類似北京西單的華威、勸業場,不過,那裡就主要以零售為主了。
海寧市是中國有名的皮革產品基地,與北方近兩年興起的辛集和老字型大小的廣東並為華北、華東、華南三個主要皮革產品市場。海寧主要是以進行皮革製品為主,原料多來自周邊地區的供應,但海寧的皮革製品相對廣東地區來講還是款式落後、產品單一。海寧市的皮革生產有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在海寧市的西邊有一個大型的皮革工業園,集中了海寧地區幾個重要的皮革生產企業,如「蒙努」、「白領氏」、「太球」等,另一個極端是圍繞在海寧皮革城後邊的一個叫凌家場的地方,二、三層的農民樓一棟連著一棟不是出租就是自己住,以家為單位的皮革製作作坊,三五個人就是一家皮革製作企業,林林總總有幾百家。作的多是皮製類的手套、皮帶、皮包等服飾產品。好了,說了這么多了,回到主題,我們說說海寧的皮革城。海寧的皮革城一層基本上是皮製服飾類和小商品類的批發攤位,二層以上是以專賣店為主的小商店,一些當地的著名企業也在這里有專賣店。這些當地的著名企業我們也許不太知道,那是因為他們的產品大多出口,在國內內銷的產品很有限,主要出口東歐地區。海寧市區以北大概佔五分一的地方都是皮革城,所以走進海寧市很容易的就能聞到一種皮騷子味道,這也算是一個特色吧。
紹興市的柯橋鎮離紹興市很近,這里有中國最大的紡織面料市場之一的「中國輕紡城」。輕紡城的分布很廣基本上柯橋鎮的西南外圍都被它所佔用了,這里的面料就是可以直接生產服裝的面料了,如果說盛澤的面料是面料產品的上游的話,那麼這里的面料就是面料的最後一道工序了――出售、制衣!這里的所生產的面料多供應於浙江本地的企業,也有周邊省份的企業來些進行采購,但大型服裝企業或品牌企業的采購不是很多,因為這里的面料還是以中、低檔為主,一些高檔面料很少展出,或只有到廠家或國外才能采購到。對於面料我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也說不出什麼來。說句題外話,柯橋周邊有很多的酒店,住宿時最好把電話線拔掉,要不你一夜都睡不好。
江蘇:
做服裝企業的時候去過一次江蘇,主要是去盛澤的面料市場,其它的我還真沒怎麼去過,我就來說說這個盛澤面料市場吧。盛澤號稱「綢鄉」,也就是說這里是產綢的,當然了現在主要是作為初級面料市場而存在的。盛澤周邊有很多的面科製造企業,但多為初級面料,進行後加工處理的企業不是很多,後加工處理的多在紹興一帶。這里有幾條街,沿街的兩旁都是一個一個的小「門臉」,里邊就是擺滿了成卷的面料。來這里的采購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大型生產企業,它們要從源頭就節省資金,所以直接來采購初級面料直接提供給自己的面料製作企業來加工,最後由他們來製成產成品。別一種人就是面料加工商了,像什麼印染、植絨的企業。直接作服裝的生意人比較少,就是有也只是看一看市場的行情和最新產品免得讓面料加工企業給蒙了。
❺ 中國服裝行業的市場分析
服裝業是廣東省九大支柱產業之一,廣東擁有涵蓋面輔料、制衣、印染加工、集散市場在內的完善產業鏈,產業集群化發展優勢明顯。但是近年來受各種因素影響,廣東省服裝行業地位下降,產量整體趨於下降,在全國比重不到20%;銷售總額持續下降。產業發展面臨資源和環境挑戰,自主創新瓶頸,周邊國家服裝業的崛起挑戰,國內其他地區的激烈競爭以及國際市場沖擊等挑戰。未來,廣東服裝業要從整體上加快產業升級,發展服裝業總部經濟和時尚創意產業;建立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創新能力強的現代服裝產業體系。
產量整體趨於下降
服裝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我國是服裝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我國服裝產業呈現集群化發展,以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三大經濟圈為輻射中心,在服裝主產區廣東省等地,圍繞著專業市場、出口優勢形成了眾多以生產某類服裝產品為主的產業集群。
服裝業是廣東省九大支柱產業之一,廣東擁有涵蓋面輔料、制衣、印染加工、集散市場在內的完善產業鏈,產業集群化發展優勢明顯,擁有26個服裝特色產業集群,其中包括中國品牌服裝製造名鎮—廣東省東莞市茶山鎮;中國化纖產業名城—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等。
面對挑戰,廣東服裝業要從整體上加快產業升級,發展創新的、現代化的服裝產品,發展服裝業總部經濟和時尚創意產業;要推進產業升級,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建立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創新能力強的現代服裝產業體系。
— 更多數據及分析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服裝行業產銷需求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❻ 服裝產業概況(可以全球、中國、國各地區)
中國服裝產業機遇與困惑解讀
發布者:勵志服裝 瀏覽次數:55
近二十年是服裝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之年,從「世界工廠」「中國製造」,逐漸向「中國設計」轉變,中國服裝產業經歷了不同尋常,但充滿機遇的20年。在經歷了產品經營、品牌經營、資本經營和資源經營四個階段之後,已經或正在實現由家庭作坊向工廠式管理、由工廠式管理向集團化管理、由集團化管理向股份制管理的跨躍,形成了大規模生產能力。
這當中,競爭和產業整合的力量對產業的發展越來越關鍵,中國服裝業品牌價值的彰顯首先表現在整合的態勢上,整合包括製造企業整合,也包括終端和中間渠道。
目前,中國服裝行業正走在品牌整合、終端銷售模式創新的兩端強化的道路上,擔負分銷功能的渠道的整合是肯定是及終端整合之後的行業熱點。本文主要在於闡述中國服裝行業的產業結構,對於行業價值鏈發展的趨勢和中心不作為重點。但有一點是明確的:渠道不整合,品牌肯定無規模。
中國服裝產業正面臨著越來越高的挑戰,各種新型貿易保護和發達國家綠色標准門檻的提高,使中國服裝產業繼續走粗放型老路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與此同時,我國周邊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成本比我國更低,產品結構又與我國大體相同,目前有一些粗加工產品的競爭力已經超過了我國。
服裝產業的發展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服裝的加工與生產;二是服裝的營銷。因此生產和營銷將直接決定行業的興衰。我國服裝產業入世後面臨的挑戰主要有技術挑戰、人才挑戰、企業競爭力挑戰、行業綜合競爭力挑戰。因此,全面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是我國服裝行業應對入世最重要的對策。
那麼現階段服裝產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有那些呢?
一、服裝產業面臨的機遇
(一)居民收入的提高刺激了對服裝的購買能力。消費結構升級直接導致銷售模式的變化,在總量攀升的基礎上,諸多企業面臨的是銷售模式創新的考驗。
2005年1—9月人均衣著支出為599.6元,比2004年同期增長32.7%,人均購買服裝支出為441.8元,同比增長40.6%,占衣著支出的61.6%,其中前三個季度中服裝單價比去年同期增長24.8%,價格提升令人振奮。
總量擴張與結構升級令企業有更多模式選擇,有基礎和有條件的服裝企業一定要提前進行產品升級的戰略性規劃,未來中國一定能夠出現自己的定級品牌,本土奢侈服裝品牌誕生的條件已經基本具備。中國時尚市場的不平衡特徵決定了中國頂級服裝品牌一定是區域性的。
銷售關鍵日概念對高檔品牌服裝產品的銷售作用日益彰顯。從漫天撒網到精確打擊,企業營銷的資源匹配與戰略協同模式面臨巨大挑戰。2005年服裝購買旺季在2、5、7、9月等季節變換時節,近幾個月人均購買服裝的支出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17.4%、52.7%、92.9%和41%,黃金周的銷售作用更是突出。
(二)人力資源的優勢。低成本是目前行業競爭的主要方面,專業技術儲備以及低成本的人力資源將導致行業競爭的兩個截然不同的歸宿。
人才的需求首先要與企業的發展戰略相關。在中國,目前行業競爭的驅動主要在兩個方面:品牌和成本。
全國有不少服裝紡織專業的高校,這些學校的存在無疑為發展服裝行業提供了一個豐富的人才庫。至今為止,全國設有服裝科研機構104家,服裝高等院校2所,並在40多所高等院校中開設服裝專業(系),這些是未來支撐中國服裝企業品牌戰略的根基。
服裝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所以充分利用好人力資源是支撐這個產業的關鍵。從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發布的2005年十大行業人工成本信息來看,服裝紡織業最低。利用廉價的勞動力資源來發展服裝產業這無疑在服裝生產成本上佔有競爭優勢。
(三)棉花與化纖價格影響服裝的外銷。中國的服裝乃至整個紡織行業的國際地位的崛起,首先取決於自身產業集群的整合程度,大而全、小而全的行業現狀根本不會產生國際影響力,所謂的國際品牌的夢想也不會實現。
服裝產業和棉纖價格息息相關,中國是棉花和化纖的生產大國同時也是消費大國,棉花和化纖價格已開始影響國際價格走勢,這對於中國服裝外銷成本和價格有著重要的影響。
產量地位如何發展到對全球市場有影響的決定地位,中國的服裝產業如何與原材料產業進行聯合或者整合,達到力量的會聚,這樣的前景是非常誘人的,其中行業協會與產業資本杠桿的使用將是關鍵的影響力量。
(四)協會的聯合力量已經展示價值。中國的產業從整體能力上已經排在世界前面,但是從整體的競爭能力上來看與先進水平相差很遠,尤其是盈利能力不及人家的10%,先改變小而全的行業現實是切實可行的,因此行業協會等聯合方式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小而全根本不具有競爭能力,只有利用聯合的力量才能發展壯大,浙江企業尤其是溫州服裝企業協會在聯合信息獲取與提供、聯合設置設計機構、聯合採購、聯合銷售促進、聯合造勢等方面走在全國的前列。溫州的產品盡管在品牌的道路上還有相當的距離要走,但是,企業的經營理念卻已經激發了這個產業群的戰略價值。事實上,在整個浙江,行業協會的力量正在把大上海的資源源源輸送回浙江,國際時尚的信息正在變成浙江企業的競爭能力。
二. 服裝產業面臨的挑戰
(一)服裝品牌戰略任重道遠。服裝的品牌戰略首先要解決盈利以保障持續投入的問題,因此,低成本與品牌戰略之間就產生了既矛盾又統一的兩面:品牌道路是對低成本道路的顛覆,但是對於多數企業來說,低成本卻又是品牌戰略的血液來源。因此,怎麼處理兩個發展思路的問題,既關乎現實生存,又關系長遠未來。
短短10多年,中國市場上已經聚集了一支數量十分可觀的品牌大軍,例如:恆源祥、紅豆、李寧、雅戈爾、杉杉、波司登、七匹狼等。
在中國,品牌總是和低成本相對應的。
相當多的企業在成本和品牌兩種模式之間搖擺,產業競爭的主導力量是成本而不是設計和新技術,品牌導向和成本導向一個是決定企業的未來一個是決定企業的生存,企業走哪條路是需要戰略設計的。服裝品牌需要一定的沉澱,但時間有限,時尚產品競爭的終極力量是品牌價值,沉浸在成本競爭之中,往往痛失戰略轉型的寶貴機會。
在中國,服裝行業的品牌戰略轉型一定是以具體的經營設計為前提的,怎麼利用諸如主副品牌、高低產品結構等常規的經營規劃的逐步切換來包裝投入/產出與品牌溢價之間的平衡是關鍵的。不進行經營設計,企業就只能生產低價格的產品;戰略設計的路徑不對,結果也將很尷尬。
另外,對於中國的服裝品牌,還有一個影響要素,就是中國整個紡織服裝行業在國際上的整體形象地位的改變,如果中國的服裝產業在國際市場上還以低成本為主形象的話,那麼,中國服裝的品牌夢想就不會實現。
未來中國服裝行業的道路只能有兩條,不管你走哪一條都可能成就霸業:低成本的巨無霸與高附加值的品牌道路,中間的空間有,但是很難過。
走低成本道路的企業就是要抓緊時間用資本杠桿快速整合生產能力,在全國跑馬圈地,以產能優勢獲取采購優勢、政策優惠,一個方向是引起資本市場的關注,上市或者被溢價收購;或者利用聯合的力量向上下兩個方向整合,從而達到用產能整合市場的目的,利用服裝渠道這個平台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很多。
走品牌道路的企業就要進行戰略的轉型設計,包括區域拓展規劃、設計與技術投入、品牌包裝、媒體公關與消費者互動、廣告策略與傳播行為、人力與組織的保障、核心文化的養成、產品結構的區隔與平衡、銷售與推廣的思路、渠道的分類與利用、產品的展示終端類型等等,與社會的熱點和流行主題相結合,快速釋放品牌熱量。在品牌策略上,是自有品牌和貼牌產品共同發展,還是集中發展自有品牌等等這些都是整個品牌戰略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服裝行業技術與設計固然重要,但是表演更為關鍵,休閑主題已經滿大街都是了,下一個可以開發的消費者價值是娛樂。
服裝行業是產業鏈條比較長的行業,品牌戰略的實施,還要立足於產業結構的改善情況,好設計沒有好料子、好品牌沒有好的產業配套都將嚴重製約品牌成長。
紡織業是服裝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礎,但是棉紡企業與當地的服裝發展速度不同步,明顯滯後當地的服裝業的發展,以至於不能及時地適應服裝生產商的貨物供應要求,當地的紡織企業大都是老牌的國營企業,其加工生產能力還停留在幾年前的狀態。紡織業發展的相對落後使得服裝企業在采購面料的時候大多把目光集中在了外地,使得原料輸送距離增長,增加了成本,同時也喪失了當地棉花的生產優勢。因此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里提高紡織品的技術含量、降低成本、以質取勝才是當地紡織業改革的重點。
怎麼以全局的觀念,走業務或者資本股份整合/聯合的道路是長遠之計。品牌也要講究成本,國內的一些企業眼光很高,認為品牌一定是用進口的頂級料子,其實不然,品牌是企業整體資源匹配的結果。再好的料子如果資源整體不匹配還是支撐不起來實際的產品價值。產品溢價能力有限,結果賣品牌成了賣料子了:高檔料子的服裝賣了個低檔產品的利潤。
(二)服裝產業鏈還沒有建立。產業鏈的建立需要整個產業經營戰略和導向的轉變,具體經營業務的轉變不但是一個整體的戰略思路的問題,更是一個具體的經營業務的問題,因為就目前的產業狀態,只能是逐漸去往某個戰略方向去優化,而不能動作太大。另外,服裝產業鏈的建立還與地域和信息有相當的關系。
振興服裝業必須構建當地的產業鏈,包括從棉花種植、紡織印染、服裝設備製造、服裝加工、服裝配飾以及輔料的生產、服裝商貿平台、服裝研究和市場調研、大眾媒體等。這個產業鏈中必須有一張龐大的網路體系(零售網、銷售網、特許經營加盟等)。網路的形成無疑會增大產業鏈條的長度和強度,近而帶動鏈條上各個環節的飛速發展,為相關產業製造發展機會,這樣才會增強服裝企業在全國的影響,同時產業鏈條的增長是確保該產業經濟穩固增長的重要保證,也使得服裝產業發展更加細分化更加規范化。
從業內得到某些信息可以看出來,成本競爭導向的企業經營思路直接制約了產業鏈的健康發展,最近幾年局面雖有所改善,但產業鏈依然沒有真正獲得健康發展的機緣。很多研發機構研發出來很好的技術和產品,但紡織和服裝生產企業並不是很感興趣,問題是這些技術相對於成本競爭來說,根本不能為企業帶來任何現實的競爭優勢。根據國家紡織科技協會的統計分析信息,相當多采購新技術和新材料的企業並非是為了投入生產,而是為了技術壓制——我不用,別人也別想用——相當多(96%以上)的研究成果甚至無法成功實現市場轉化。
當然,研發公司的成果市場轉化困難或者成活率低,也與這些研發機構的研發導向是市場/客戶導向還是自我/純技術導向有相當關系。
一方面是成本競爭的巨大壓力與對品牌的殷切期盼,另一個方面是大量采購國外的高檔面料,而國內的新技術和新材料成果卻被束之高閣,難以產生真實的市場價值,從2000年以來,我國高檔面料的進口每年基本保持在30%以上的增長幅度上。
服裝產業鏈的建立還與地域有一定的關系。浙江服裝企業的崛起,不能不說是充分利用了靠近上海這個國際大都市的地理優勢。時尚是時刻處在變化中的,流行趨勢直接與國際接軌,只有時刻處於更新狀態,才能保證時尚氣息的活水特性,時尚產品只有「活」,經營才能火。
(四)服裝企業公司制度與經營相對滯後。組織是人才與經營模式的結合,組織質量高低直接決定企業的制度和銷售績效。組織問題不是單一問題,需要相當的養成時間。中國服裝企業面臨的壓力主要來自從純製造型企業往市場型企業的經營導向的轉變。信息和銷售是未來的競爭核心,也是品牌實力的主要表現內容。
一個公司好比一個組織,其中的方方面面必須建立的十分全面才可能健康並長久的發展,但是從低成本格競爭走過來的企業,根本不能也不需要很完善和科學的經營組織。
相當多的服裝企業,部門設立存在不科學或者不健全的情況,這直接導致了人才的外流,缺少高水平的服裝設計人才和管理人才制約了服裝行業的發展。就目前來看,部門的健全無疑是增加了企業的運行成本,但從一個公司的利益出發,站在長遠的立場上來看,健全公司部門和其職責勢必會增強企業未來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也更能留住人才。這之間的成本與收益平衡過程需要與具體的業務規劃相結合。
服裝企業經營落後的一個典型表現是這些公司普遍缺乏先進的成型的信息研究與市場推廣機構,企業產品與設計的落後與信息尤其是時尚信息滯後有相當大的關系,成長型的公司,原創能力不需要太高,需要慢慢養成,而作為跟隨策略的一個關鍵環節是對市場信息尤其是對流行/時尚信息要有足夠的把握能力。溫州的服裝企業每年都要派人在巴黎、倫敦、義大利、紐約、東京、香港、西班牙等時尚之地穿梭,廣泛的收羅時尚信息。在相當的程度上,也許一個信息就可以使一個工廠的設計水平提升數倍,這就是信息的力量。
產品生產出來之後,很多企業習慣按照一般的招商或者直營方式進行銷售,可以說服裝企業普遍是造勢的高手,但是,怎麼把造好的「勢」轉化為「市」,這是很多企業的短板,銷售不暢,造成相當的庫存。而相對應的是,在中國廣大的區域內,適銷對路的產品卻是缺乏的,消費形態缺乏有效的銷售模式來積極的引導和推動不能很快實現消費升級。
經過2000年以來的產業技能層面的積累,中國的服裝產業已經完全進入超量過剩的階段,關鍵的問題存在於市場上。廣告與銷售的協同,不同媒體的傳播內容效果的保證,銷售模式的創新與通路利益協調,分銷過程中的經銷商選擇、管理與服務,貼牌與自有品牌的渠道區隔,組織的配置與能力養成,市場秩序的控制,區域與部分大客戶的發展/分等/分類/分策等等,這些問題正在逐步突現出來。
現在不與自身的具體經營業務結合起來逐步優化並解決之,企業將面臨越來越大的生存和發展壓力。來自於設計、製造、銷售、品牌、終端的全面壓力才剛剛開始。
那麼中國服裝業在幾十年發展過程中的現狀和面臨的困惑是什麼呢?
一、中國服裝行業現狀
中國服裝業有四大特徵:規模大、產量大、水平低、結構差。水平低指的就是我們的服裝設計水平低,這也是我國服裝業只能替別人加工高檔名牌服裝、自己的產品難以成名的原因。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消費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生產國,但中國服裝產業整體發展很不平衡。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福建、上海等東南沿海省份所生產的產品占據了全國8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中西部地區的服裝產業則還非常的落後。各服裝企業之間的競爭也還停留在比較低層面上,主要還停留在價格、款式等方面的競爭,絕大多數服裝企業的產品銷售還是以批發市場的大流通為主。而近年來服裝企業的品牌意識雖然不斷加強,但中國服裝行業目前還只有有限的幾個中國馳名商標,還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服裝品牌,主要還是通過低成本優勢在與國際品牌進行競爭。
中國服裝企業結構鏈停留在傳統設計管理的模式,由於設計手段多停留在紙面放樣的落後階段,設計周期長,試製成本高,造成新產品創新能力弱,新品開發周期長,就不容易發掘適銷對路的產品,進而造成庫存積壓,影響資金周轉。服裝的新產品周期(設計、成衣到進入銷售)工業發達國家平均2周,美國最快4天,而我國平均是10周時間,差距非常明顯。
服裝業在加入WTO以後,如果只依靠依賴於較低的勞動力成本的價格優勢,增長空間將越來越小,人民幣匯率上升也對出口造成深遠的傷害。
中國服裝行業最為成熟和稍微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當屬男裝和羽絨服,這片領域誕生了杉杉、雅戈爾、波司登、雪中飛等眾多的知名品牌,集中了好幾家上市公司,他們品牌實力較強,規模和競爭力都處於服裝行業前列。但是總體來說,盈利能力還是太低。品牌沒有規模。
二.中國服裝業發展的困惑
(一)日益增大的庫存壓力
有人說:如果現在中國所有的服裝企業都停產,中國人不用擔心沒有衣穿。現在各企業所有的庫存加起來還都夠在市面上賣個兩年的。服裝企業做大了,往往是伴隨著倉庫急劇增大的代價。企業的銷售翻了好幾倍,帳上的現金卻沒見增長多少。難怪很多老闆說,自己辛苦一年賺來的,都跑倉庫里去了。由於服裝季節性明顯,且服裝產品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庫存問題成為最令服裝企業頭痛的問題之一。
企業的庫存表面是產能過剩造成的,實際上並非如此。
從市場需求角度來看,中國幅員遼闊,經濟發展極其不均衡,需求呈現多樣化,對消費者尤其是對不同等級市場需求特點的研究是服裝行業比較欠缺的,這樣就造成企業無法將自己的產品精確的或者有針對性的投放到這些需求者的市場上去。一方面是大量的庫存,一方面是服裝消費嚴重落後。在中國,即使在一個城市中,市區和郊縣的消費滿足程度就存在相當的不同,城市消費過度,而在三類以下的城市卻相對處於消費熱點匱乏的狀態,超級女生作為一種消費熱點,最大的消費地不是在沿海,反而在四川。服裝企業缺少抓住市場熱點的能力,因此無法做到快速建立品牌規模的能力。市場經驗的局限和研究的虧欠導致相當多的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行不成市場轉化能力。渠道已然成為服裝企業的制約短板。
從企業經營的導向上來看,中國的服裝企業普遍沒有一種行業地位佔位的意識和行為,企業經營主要還是從純製造的角度來設計的,資源配置也是這樣的,從自身的角度來設計的產品是不是消費者所需要的?另外,企業可能對廣告、傳播、裁剪款式、生產管理比較在行,但是對市場上的銷售環節就顯的力不從心了,尤其是沒有適合中國國情的業務發展戰略,沒有戰略就沒有目標,生產多少肯定是不知道的,在產能的壓力下,肯定要形成庫存。
(二)缺乏自主的設計風格
服裝設計是中國服裝企業普遍的軟肋。中國服裝設計水準還遠較國際上落後,中國還沒有誕生具有世界影響的服裝設計師。眾多企業還是以抄襲仿版為主,這樣很難形成自己的產品風格。國內的服裝企業缺乏完善的設計師培養機制,而很多有才華的設計師則更習慣自己創品牌或開設計工作室創業,而不願意在企業發揮才華,使得中國的服裝設計水準很難提升到一個新台階,國際主流時裝周上甚至根本看不到中國設計師的身影。
因此,紡織服裝行業要想在今後獲得更大的發展,就必須加快技術進步(但不一定是最先進的技術),用信息技術武裝自己(關鍵是快和靈活的反應與應用),實現產業升級(主要是從純製造型企業往市場導向型企業發展)。重視流行信息的作用已經成為推動服裝產業時尚化的重要措施,日本和韓國靠美國的二手信息也都在汽車行業建立了自己的全球品牌。時尚品牌上升初期,無一例外不是從外觀設計等次要的外在的非技術核心的部分開始的。
(三)行業專業人才匱乏
深入過服裝行業的人才會清楚的意識到,服裝行業整體人才隊伍(生產管理、設計、營銷、廣告等)非常貧乏。因為服裝行業多屬民營企業,很多是從夫妻店起步,家族企業色彩往往比較濃厚,很多企業的戰略現狀不能給人才提供寬闊的舞台,因而吸引不了人才加盟,即使加盟了也留不住人才。在一個以人為本的知識經濟年代,缺乏專才,對服裝行業的發展影響絕對是巨大的。
從服裝企業內部來看,人才將一直是困擾經營的問題之一,時尚性質決定服裝企業的人才使用機制是高度流動性的,綜觀世界知名服飾公司,其設計與生產總是處於地理上的分離狀態,生產走的是人力成本集約型路線,而設計走的是智慧經營的路線,這兩者之間必然存在一些矛盾的地方。
設計源於生活,至少要相應的生活場景支持。
因此,需要對設計和生產進行辦公分離,而那些達不到原創資源支持的企業,就不要去想原創的事情,乾脆就做一個徹底的跟隨與模仿者,走快批模式,結合對渠道的整合,把類似沃爾瑪的大賣場經營理念移植到傳統的渠道經營過程中,以滿足中國中層以下的階層的時尚生活為主,這樣就可以在人力戰略上與企業的經營戰略相適應,中國中產以下的階層在2010年的消費升級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因此,不要去擠獨木橋。
現在已經走在原創道路上的企業,就要審視自己了:到底有沒有能力去滿足中國快速成長起來的中產階級的服飾消費能力,中國到2010年非實用的奢侈品的消費人群將達到2.5億,在全球化狀態下生存起來的中產階級有自己的品牌消費理念,因此,不但需要純粹的設計人員,還要相應的市場與消費趨勢研究部門,還有市場營運部門,這是一個強大的品牌機器,要做就做最好,結合自身的經營實踐,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對人力價值差距很大的設計和生產進行地域分離。時尚是成本很高的經營戰略,要創造條件去滿足時尚人力所需要的工作、生活、交際、提升等的環境。
對於絕大多數企業來說,人力總會是今後一段時間內的發展掣肘因素,企業需要的是明確自身的發展戰略,然後去進行相應的人類配置,否則,企業即使花高費用找到頂尖設計英雄,也不會留住,經營戰略不解決,就是對自己的資源現實認識不清楚,因此,根本無法承載品牌之重:總感覺差一口氣,就是說的這樣的情況。
❼ 中國地區規模大的服裝批發市場有哪些
做服裝批發,首先你要對服裝這行業有一定的經驗
1.在廣東做,需要懂得如何跟布商和加工廠資源整合.
2.在自己的當地市場做,要常年駐扎在廣州,具有敏銳的市場洞察的眼觀去挑選市場上的爆款.
❽ 中國十大服裝批發市場是哪些
杭州四季青服裝批發市場、沙河服裝批發市場、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白馬服裝批發城、虎門富民服裝批發市場、七浦路服裝批發市場、漢正街服裝批發市場、即墨服裝市場、石獅服裝城。
1、杭州四季青服裝批發市場
不但是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之一,它還被稱作最值得信賴的外貿貨源之一,因為它是老牌的服裝批發市場。
2、沙河服裝批發市場
由於它的特色經營和裝修方式讓它鶴立雞群,主賣女裝男裝、牛仔服飾、還有兒童服飾,但是不方便的是車在這里並不能通行。淘寶網上的很多店鋪都是從這里批發而來的,很多低價促銷服裝,源頭都是從這里來的。
3、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
這個市場較為專業,一直享有國內韓版女裝發源地的美譽。主要銷售中高檔女裝和男裝,也深受全國各個城市二級服飾經營者的青睞,淘寶網店主也是常客。這些年十三行的商鋪也逐漸邁出實體店的老套路,走向網路批發的道路。
4、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
它算是北方最大的服飾批發市場了,畢竟這里也是時尚達人的聚集地,比如明星、名模、服飾設計師,人氣當然不言而喻,所以它當之無愧被稱為最受歡迎的外貿貨源地。
5、白馬服裝批發城
此批發城在廣州一直享有一哥的稱號,雖然形式和裝修都比較老舊,但也算得上當今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它的地位決不可輕視,也擁有很多值得買進的外貿貨源。
❾ 中國服裝批發的城市有哪幾個
1、華南地區的服裝批發市場相較而言主要集中在廣東省,廣東地區擁有服裝設計之都深圳、服裝批發市場鼻祖東莞;每年都有眾多的服裝店主們前往進貨。
2、華東地區主要包含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上海。
3、華北地區服裝批發市場主要包含在北京、河北兩地,相較而言服裝批發市場不如南方多,但是畢竟也集聚了一大批服裝市場。
4、西北地區服裝批發市場主要集中於陝西省,甘肅省也有一部分,在寧夏、新疆較少。
5、西南服裝市場主要是由成都和重慶所組成。成都比較知名的服裝批發市場有荷花池批發市場,大成市場,藍光金荷花,九龍服裝批發城,泰華服飾批發城這幾家算是比較大,而重慶的朝天門批發市場,是西南最大的批發市場,銷售范圍波及周邊十幾個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