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後男服裝
『壹』 中國改革60年代代表性的服飾形象
服飾是社會心態變化的晴雨表。新中國初期,旗袍、西服等裝束逐漸在社會生活中消匿,以列寧裝、幹部服為代表的具有時代特色的服飾廣為流行,並在城市中出現了罕有的服飾趨同的現象。這種現象深刻反映出了該時改革開放後,人們對服飾的要求開始由穿著暖和向穿得好過渡,款式新穎的服飾層出不窮,服飾從封閉走向開放。
一、歷史背景(1)新中國並沒有確立新的服飾制度,但卻成功地推行了新的服飾,其改變不依靠政府法令,而是意識形態的力量。(2)1949年後,執政階級的服飾審美取向逐步主導了社會輿論、社會思潮和時尚導向。(3)服飾時尚上的泛政治化已經成為中國以後幾十年的基本標准。(4)高度集中得計劃經濟,日益加強的一元化領導體制,使行政權利通過組織形式支配一切、干預一切,從社會生產、分配、消費直到私人生活和私人衣著。(5)「文化大革命」極「左」思潮的影響下,「突出政治」被推到了極端,服飾審美自然被打上極端畸形的政治色彩。(6)1978年改革開放後,服裝進入一個繁榮年代。隨著西風東漸,西式服飾時尚(著裝意識、時裝運作方式、服飾消費方式等)再次進入中國。(7)1992年正式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經濟發展水平,常常形成與之相適應的社會生活和流行時尚。(8)90年代,多元化服飾是處在過渡時期的中國人精神狀態的最好詮釋。(9)20世紀末,中國服裝進入一個多姿、多彩、多元的服裝時代。二、極「左」政治與服裝1.服飾是文化的一種外在表現。政治因素始終與服裝發展密不可分;政治事件永遠是服飾變遷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2.代表「工農兵」形象的服飾備受青睞。階級斗爭的年代,一個人無法改變自己的出身,但可以利用衣著服飾對外表加以修飾。人們試圖通過「服裝」這個特殊符號來減少由其本質的不同所帶來的外觀差異。3. 「文化大革命」實際上也是一場服飾革命。人們一旦認識到服裝可以作為表達個人思想的手段,便會在特定的時期運用這一手段,試圖通過統一服裝來達到統一思想的目的。4. 「文化大革命」中綠色紅衛兵服十分流行,綠色不僅成為「革命」的標志,還成為狂熱、盲從的政治符號。綠軍服熱,在我國,乃至世界的服裝史上都是空前絕後的。5.「文革」時期高度統一的服飾,是在「文革」這個特定社會文化背景下的特殊產物。6.「一元化」審美標准下造成的對異類服飾不寬容的精神,使服飾完全脫離了其原始的物質屬性,而轉化為政治的附屬品。中山裝的進步意義已經消失,在政治口號中顯得刻板而沒有生氣。7.女性對政治的參與,轉變了其在社會和家庭中的所扮演的傳統角色,與外界形成一種新型「同志化」關系。在極「左」思潮和傳統倫理道德的雙重影響下,性別特徵被有意弱化,性別傾向被人為地忽視,女子著男裝變得更加順理成章。8.政治上的極端傾向,造就了「文革」這一特殊歷史時期里特殊的流行服飾,軍服、紅衛兵服、軍便服、中山裝成為一種「衣時尚」。9.1976年,畸形審美終告結束。隨著經濟的迅速升溫,中國傳統服飾在世紀之交開始為國際時裝界重視。中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多元時代。
三、男子服飾幹部服、列寧服成為服裝時尚的主角。(1)中山裝,①作為無產階級革命者著裝形象,成為國內男子的主流服飾。②其裁剪和設計吸收了現代服裝的特點,造型突出了人體的線條,穿上後使人顯得威武挺拔、端莊嚴峻,同時又實用方便、結構簡單。可以平時穿也可作禮服。③建國初期色彩單一、做工粗糙。50年代開始普及,以後領口開大,翻領變大。④毛澤東起到了倡導作用,因此,國際上又稱中山裝為「毛裝」。直到改革開放後才開始消退。(2)列寧裝,雙排紐、中束腰帶、西式大駁領,兩個或三個挖袋,胸前一隻、腰旁兩只斜插袋,普遍多為寬腰身,灰色棉布。以後主要成為女幹部的穿著。(3)幹部服(人民裝),所謂幹部服也就是中山裝。50年代人們根據中山裝和列寧裝的特點,綜合設計出「人民裝」(不用貼袋,只有三隻口袋),後來出現的「青年裝」、「軍便裝」都有中山裝的影子。藍、黑、灰取代了五彩繽紛,列寧裝、幹部服「惟吾獨尊」。(4)西裝,①50年代西裝尚在少數人中穿著,②「文革」中成為「封資修」的服飾,③到80年代由中央領導人的引領,西服在中國才逐漸升溫。西裝成了改革開放最顯著的政治符號。④90年代,男西裝由寬松過渡到合身,墊肩變薄、袖窿變小;西褲臀圍變小,立襠變短,褲腿變窄,講究輕、薄、挺、翹。⑤1993年戧駁領雙排扣西裝流行。⑥1996年轉換為三粒或四粒扣西裝5)長衫,50年代初期仍被穿著,50年代後期,隨著服裝政治意義的強化,長衫被貼上「舊社會」的標簽,穿著的人越來越少,終於絕滅。(6)紅衛兵裝,①文革時男女均服,實際上是一種黃綠色的舊軍裝。②在「老子英雄兒好漢」的「血統論」影響下,穿上父輩的舊軍裝再佩以「紅衛兵」臂章,以示天然的「紅色接班人」。③典型的紅衛兵裝束是:舊軍裝、舊軍帽、武裝皮帶、軍挎包、毛澤東像章。「紅衛兵」袖章也成為時髦的裝飾物。(7)軍便裝,其整體設計以中山裝為基礎,上、下四隻挖袋,上口袋袋蓋是暗扣,蓋里有扣襻。流行於文革及其後期。(8)夾克(茄克),一直流行在男裝中的休閑類服裝,樣式不一,下擺袖口收斂,穿著舒適。一些工作服類似夾克。
(9)喇叭褲,①改革開放初期闖進國門,成為那個年代開放的標志,男女均著。②結構特徵是:腰、臀、大腿部位包緊,從膝蓋處放開,顯現處喇叭的形狀,以後褲腳越放越大。③穿緊包臀部的喇叭褲、戴有外國商標的蛤蟆鏡、留長發、大鬢角、手提錄音機,成為開放初期時的時髦形象。(10)T恤衫,①改革開放以來,圓領T恤衫興起熱潮。又叫「圓領衫」、「老頭衫」。②曾因加上些文字,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行其道,並有「文化衫」之名。③因其簡單、方便、價廉、又有個性圖案和文字,有濃郁的休閑意味而受到廣泛喜愛。④在消費主義時代,文化標志有一種圖騰般的魔力。(11)中式服裝,①農民和城市平民仍保留穿中式衣服的習慣。②中式棉襖、山西大寨的農民裝束曾被視為時髦。③當時服裝工業、成衣也的不景氣,因此家庭自製衣服相當普遍,中式衣服易裁、易做的特點適合了這一形勢。
『貳』 改革開放前和改革後的服裝對比
穿衣已經擺脫了綠、藍、灰,軍裝、中山裝,從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的喇叭褲,長回頭發,牛仔裝,答到五顏六色的時尚服裝,中國成為服裝的加工生產過,巴黎和紐約的時尚開始在中國大陸盛行。我們有了世界級的模特,有了世界級的品牌服裝。大家的穿已經從趨同、一致變為追求自由,彰揚個性,表現自我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叄』 改革開放前後服飾的變化說明了什麼原因是什麼
曾幾時,在幾億中國人的衣櫃里,綠、藍、黑、灰等幾種顏色的衣服內占據了絕對的「統治地位容」。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國門打開、觀念變更,中國人重新打量自己的穿著,在自我懷疑的目光中,逐漸認同穿著打扮是沒有階級性的。中國人深埋幾十年的愛美之心,開始在服飾上得以釋放。如今對於普通中國人來說擁有幾件名牌服裝不是什麼新鮮事。
說明中國人對著裝的追求已經轉向個性化、多元化。隨著環保話題的日漸興起,質地天然,色調、款式貼近自然的服飾越來越受青睞,各種各樣的生態服裝也悄然面市。現如今如何擁有優秀的設計創意,如何創造服裝的高附加值,如何打造在國際上叫得響的自有品牌。國人正一步一步的穿向國際化。第一夫人穿著服飾同時也是一種國人著裝的風向標。向世界詮釋中國魅力。
『肆』 中國近代男子服裝有什麼變化、我國近代服裝變化的趨勢是什麼
辛亥革命後,中山裝形成。此後幾十年,中山裝大為流行,成為中國男子喜歡的標准服裝。20世紀五六十年代列寧裝、幹部裝流行。 總的趨勢是:由以往的閉關自守,轉而為面向世界;由過去的封建傳統天下,變而為向近代化的趨進。 近代以來服飾變化的具體表現 男子服飾變化的情況。 長袍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飾,20世紀上半葉仍然流行 西裝的傳入在鴉片戰爭以後,民國成立以後流行開來,成為男子禮服之一。對中國服飾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伍』 一九七八年以後,中國人的服飾有哪些變化
上個世紀60年代,從穿著、發型到生活方式,中國受到蘇聯的影響很大。有的時髦女性開始穿百褶裙,不過為數非常少。男士多數穿中山裝,並且樣式幾乎都是一摸一樣。那時人們連吃飯都成問題,誰還會整天想著要怎樣穿穿才好看啊。
而六十年來,中國人著裝的最大變化,還在於風格的變化。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把服裝教育納入了高等教育,一些藝術界人士開始介入服裝設計教育,他們把想法充分滲透進了服裝的色彩、造型和款式中。隨著人們對服飾的多元化追求,衣服不僅僅具有藝術性,也逐漸具有科技含量。如今,服裝已經從簡單的具有物用價值的物品上升為人們追求審美的符號,流行節奏越來越快。改革開放以來,服裝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風格由單一漸趨多元,色彩由單調趨於斑斕,而隱於背後的是社會經濟的巨大發展、人們思想觀念的多元變化。文革之前,物質匱乏,衣服只是發揮了它最本能的作用,只具有物用價值。社會環境的限制、技術方面缺乏創新、物質水平低下等因素決定了當時人們的穿著打扮單調統一。不管是中山裝、軍便裝,還是工裝,人們不得不穿,不敢標新立異。
新世紀!強調設計感和視覺沖擊的新世紀,各種大膽的撞色與奇思妙想被踴躍嘗試,幾乎沒有一種可以獨領風騷的款式.這正意味著追求個性是現在穿衣搭配的流行法則之最.
現在對於一位穿著時尚、有品位、走在潮流尖端的人,我們稱他為「潮人」,我最近也參加了一個潮人比賽,發現現實中的潮人還是非常多的。大家有空可以去看下,是森馬的活動,在校內上。
我挺喜歡這個牌子的,他們將時尚元素與青春個性完美結合,打造出屬於現在的新服裝潮流。森馬服裝的成功,讓服裝不僅僅是物品,更是一種文化產物,是一個流行符號,反應了人們追求時尚、求新求變的心理。
越來越個性,越來越多元,越來越斑斕,這成為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服裝變化鮮明而有力的寫照。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以前人們穿得嚴嚴實實,保守得很。愛美的女性只能在衣領處做點文章,或把裡面襯衣的花領子翻出來,或是做點「褶」,以求與眾不同。現在的女孩子穿吊帶裝、露臍裝、低腰褲,有的甚至內衣外穿。走在城市的大街上,放眼望去,形形色色,無不彰顯著飛揚的個性、躍動的活力。
『陸』 近現代史上服裝都有些什麼變革
辛亥革命後的近代和現代服飾
1、20世紀10年代
在辛亥革命以前,雖有中國人在國外接受了西方的裝扮,但回國以後還得戴假發,穿大褂長袍。太平天國有著與清朝不同的服飾制度,女子甚至廢除了裹足陋習,怛在本質上還是沒有超越封建等級思想。社會主體服裝受西方服飾的影響很小,服飾的交流主要局限於不同民族間。到了20年代初,辛亥革命爆發,中國徹底推翻了封建專制的統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孫中山先生卒先引進了高領軍裝和西式褲子,並且南京臨時政府的官員無論官階大小都著同樣的制服。從此,在中國社會上演了幾千年的傳統冠冕服飾連同它森嚴的等級制度,禮儀規范失去了法律的保護,中國服飾進入了一個開放,蓬勃,融合的發展時期。
1.2典型服飾及形象
1.2.1男子服飾
辛亥革命取消了原先的封理服裝禁令,但封建意識還是或多或少地存在,不同階層的人根據經濟狀況,社交范圍和政治信仰選擇不同的裝束。
長袍馬褂是最常見的裝束,作為禮服時還有一定的格式。下身一般穿中式褲子,民初這種褲子比較寬松,褲腳用綳帶系扎。
其他的裝束還有西服、日式學生裝等。這些眼裝也只是集中出現在少量官史、知識分子和學生中間。日式學生從歐洲西裝造型的基礎上派生而來,直立領、胸前有一個大口袋,而腰身,衣袖的結構均類似於西裝。
一般鄉間和勞動人民的主要服飾還是上著杉襖、下著褲子。
1.2.2女子服飾 辛亥革命帶來的思想變革在女子服飾發展中相對滯後。政府頒布的女子禮服未能在民間推廣,在日常生活中,女子仍舊穿襖裙,旗袍。這時的旗袍還是平面結構,寬大、松身。襖裙在辛亥革命前後具體樣式有所不同,之前是衣身長寬,袖口大而有邊,肩部有裝飾;之後衣身變短,袖、襟等處的緣邊和攘飾漸少,但衣頗特別高。有時下擺呈圓弧形,上衣外面還加穿一件背心。下面的裙裝變成十二襇或二十四襇的樣式,裙長至足,裙邊和褲門右娘飾。
1.2.3服飾品
一般長袍馬褂配穿瓜皮帖或羅宋帽,穿布鞋或棉靴;西裝配西式禮帽、皮鞋;學生裝則配西式禮冒、鴨舌帽或闊邊帽,穿皮鞋。
值得注意的是,服飾品的應用此時與地區密切相關。例如在上海已經引進了歐洲的高跟鞋,但在其他地區的大多數婦女還在裹腳;大多數的都市婦女都已經頭披白紗舉行「文明婚禮」,在廣大的農村仍是紅襖珠冠的舊禮俗。
2、20世紀20至30年代
2.1 時代背景
「五四」運動以後,中西文化的交流更加廣闊深入。西式服裝穿著方便、款式多樣;造型獨特,逐漸獲得青睞;而中式傳統服裝也仍然為人們心目中的佼佼者,在中西服飾發展的同時,中式服裝也在不斷吸取其他服裝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中西式服飾並存且不斷地走向現代化。「五四」運動使更多的婦女思想得到了解放,20世20至30年代是中國婦女服飾演變的重要階段。
2.2典型服飾及形象
2.2.1男芒服飾
除了民國初年以來就有的樣式,還出現了具有重大變革意義的新裝。
(1)中山裝,這是在學生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款式。此時的中山裝後背開縫,下端開衩,後背腰節處裝有橫帶,前身做4個明袋,其中下面2個大袋為琴式袋,各袋都有皺襇和袋蓋,門襟7粒扣,袖口釘2至1粒扣。
(2)中西合璧的樣式。這是民國中後期起出現的一種較為時興的裝束,即將長袍、西服褲、補帽和皮鞋組合起來穿。這是中西結合較成功的一種男子服飾式樣,不失民族風韻又增添英俊之氣。文雅中顯露干練。
2.2.2女子服飾 (1)改良旗袍,受西方服飾的影響,袍身逐漸收窄,增加腰省、胸省,並運用裝袖與肩縫等元素,使款式走向完美成熟。其樣式的變化主要集中在領、袖及長度等方面。在穿著風格上一改以往寬大直筒的形態,變得修身合體,充分展示了中國女性的曲線美。
(2)襖裙。此時的襖裙仍舊是上衣下裳。長襖長至臀圍線一下,高領,寬袖;短襖長至腰圍線以下,低領、寬袖,袖長及肘,袖口肥大寬直。領有直襟、大襟和偏在右襟自領而直下的斜襟。下擺有直角,圓角等。這時襖的裁製比較緊體,通常配穿馬面裙等長套裙,並喜作彩綉裝飾。
(3)文明新裝。這是襖的一種體形武。在留日學生的形象下,不少年輕婦女穿著窄而修長的高領衫襖,衣衫非常樸素,下穿黑色長裙,裙上不施綉紋,簪釵、手鐲,耳環、戒指等一概不用,故稱「文明新裝」。
當然上述的穿著在城市、城鄉之間的差別還是很大的。比如在上海,西式晨禮服、西式茶舞服、西式連衣裙,西式大衣的美好開始流行,上海女子燙發、穿高跟鞋和時裝的時候,北京的女子還在穿緊身旗袍,農村的婦女則還在穿寬衣大綉衫和六腳扣的褲子。
2.2.3服飾品
婦女頭飾依保留傳統方式,曾流行過一段時間的劉海和長辮,剪發也流行過,剪發後一般用綢帶束發;就男子而言,早在中華民國始建之初,政府就發出了《剪辮通令》,從城市中的官吏和知識分子開始,剪發逐步被人接受。
在民國建立初期,政府部門就把女子放足禁纏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落實。到1937前夕,以江、浙、滬、粵為主體的沿海地區已經基本禁絕,並向內地擴展。放足以後,女子的鞋襪隨之改變,原先的弓鞋被淘汰,代之以西式皮鞋和布鞋,大城市的婦女已經穿上了高跟鞋。
3、 20世紀30年代末至40年代
3.1時代背景
中國在這個時期處於戰爭叫期,雖然經濟上遭受打擊,社會也動盪不安,但是在一些開放的大城市裡,西式服裝的引進並沒有停止腳步。《良友》、《三六九》等刊物出時裝專刊,通過明星劇照、生活照以及時裝畫來介紹國內外的流行信息,而時裝表演到此時已經是展示服裝的重要途徑。當時上海的時尚也輻射到東京,香港等地。
3.2典型服飾及形象
3.2.1 男子服飾
這一時期的男子服飾變化已經不大顯著,基本沿用前一時期的服裝樣式。
3.2.2女子服飾
(1)旗袍。旗袍此時已經成為中國婦女通用的標准服,各個階層的婦女都穿它。40年代的大城市中,旗袍的式樣趨向於取消袖子。減短長度,減低領高和省去一些煩瑣的裝飾,總體上更加輕便、適體,同時借鑒和直接引用了一些西式的裝飾和設計手法,如將邊衩收為前衩,將單襟改收為雙襟,並存領、袖、肩等處加以處理,形成了如開釵領、 荷葉袖等有新意的變化。
到了30年代後期,引進的西式女服飾飾種類相當齊全。這些服裝的廣泛傳播,已經具有一種嚴格意義上的現代「時裝」的意味。
(2)內衣:乳罩代替了肚兜,成為新式的女性內衣。
(3)披風,有單有夾,長度一般到膝蓋部位,色彩豐富。披風的兩襟釘有鈕扣或帶子,但穿著時往往不用,任其敞開。
(4)大衣。此時的大衣多用裘皮或呢料製作,裡面還習慣穿一件旗炮。
4、20世紀50年代
4.1 時代背景
20世紀50年代以後,全國處於經濟發展的起步階段。人民全力投人到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潮流中。工人、農民的社會地位得到很大提高,全社流樸素美,在穿著上更趨向於實用,結實,逐漸形成了藍、灰,黑的時代。五六十實行計劃用布,定量供應,做一件大褂比較費料,所以長袍也逐漸沒落,取代的是一些方便節省的衣著形式。同時,革命的熱情激勵中國青年學生穿起了象徵革命熱情的服裝。進駐各個城市的幹部都穿灰色的中山服,青年爭相效法,隨後社會各行各業的人也把長袍、西服改做成中山裝或軍服。
在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以前,中國社會仍存在各種不同的階層,人們對服裝的要求也因此比較復雜。而中國社會地域發展的不平衡也使不同的服裝在中國得以發展,西式服裝在沿海的一些大城市依舊十分受歡迎。
到了1956年1月,政府部門在全國范圍內展開改進服裝的宣傳,號召美化人民的穿著。這時許多織布廠加強設計工作,出現了一批新品種、新花色。穿花衣的婦女和兒童逐漸增多,男子服飾也有一定程度的改變,但色彩依然比較單調。
4.2典型服飾及形象
4.2.1 男子服飾
(1)新款中山裝。新中國成立以後,新款中山裝成為全國城鄉廣大人民普遍穿著的日常服裝,具體款式為:前襟4個口袋、5粒紐扣,袖口各3粒紐扣,立領上裝翻領,後背沒有橫帶。中山裝在以後發展成為我國現代男子服飾中最具代表意義的品種之一,他將中國的傳統意識融入其中,並結合了西裝的樣式,和旗袍一起成為中國現代服裝發展的有益借鑒。
(2)襯衫。村杉主要有兩種:一為長袖襯衫,直擺,尖領或方領,克夫袖,以為白色,也有淡藍色和灰色;二為短袖襯衫,樣式為翻領、翻駁頭,胸前兩只袋,門襟4粒紐或硬領,以及不翻駁頭,胸前一隻帶,門襟6粒紐。
(3)大衣。男子冬裝除中式棉襖外,還有棉大衣或呢大衣。款式為翻駁領,貼袋或插袋,明門襟或暗門襟,單排扣或雙排扣,裝袖。
4.2.2女子服飾
20世紀50年代初期,作為正統服飾的代表—旗袍,仍然被城市的一些中老年婦女所穿著。到50年代後期,隨著女性就業隊伍的擴大,穿著旗袍的人越來越少,到「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機會銷聲匿跡。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一字領好八字領的襯衫十分普及,面料為細布或府綢。女子冬裝主要是中式棉襖加罩衫。 列寧裝是當時黨政機關和基層工作人員常穿的服裝,具體形制是大駁領,雙排八粒紐,斜插袋,束腰帶,主要為女子穿著,但在當時是男女通用的服裝。 進入50年代中期,「春秋衫」被各種年齡層次的婦女所喜愛。形制是翻領,裝袖,直襟,四粒紐,可開關門襟駁頭,一字領或八字領,前身兩只大貼袋,外觀穩重大方。到以後又流行拉鏈衫和央克衫。
50年代末期起,連衣裙逐漸成為我國中青年婦女夏季的日常服裝。廓形有束腰型、直身型、旗袍型,馬甲型等;袖型有泡泡袖、無袖等;領型有無領(包括圓形、方形、橢圓形,「V」字形、「U」字形)、裝領等。而料常用各種印花或素色的絲綢、全棉、棉滌,款式主要有細褶裙、喇叭裙等。
4.2.3服飾品 女子基本不化妝,發型日趨簡化,姑娘們愛留辮,上了年紀的婦女一律齊耳短發。男子發型更簡單,有梳理整齊的「西裝頭」和「平頭」。
5、20世紀60至70年代
5.1 時代背景
進入20紀60年代,中國連續3年自然災害,糧食大減產,棉花也連年歉收,紡織品和針織品產量都比往年下降。這個時候又受計劃供應的限制,布票的數量比較少,人們在購買紡織品的時候都要充分考慮、充分利用。在顏色上多選擇中性的樸素顏色,以便能夠穿上好幾年。從1966年開始了為期10年 「文化大革命」,西服和旗袍等服裝被稱為「四舊」,人民對服裝包含的等級標志意義有了歪曲的理解,沒有人願意通過服裝來表現個性,這個時期中國人的服裝樣式取得了高度的一致。
5.2典型服飾及形象
在「紅衛兵運動」風靡全國的時候,穿草綠色軍裝,戴草綠色軍帽,扎寬皮帶,佩戴毛澤東像章,手拿紅色語錄本,背草綠色帆布挎包成為當時最時髦的裝束。老三色(藍、灰、黑)和老三裝(中山裝、青年裝和軍便裝)又佔領了服裝陣地。
6、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
6.1社會背景
「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服裝發展逐漸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服裝行業進一步繁榮,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更加開放。當時國家領導人多次發表講話,提倡美化人民的服裝穿著。共產黨領導人帶頭穿新式雙排扣西裝,在國內外引起了轟動,從而掀起了一股「西服熱」。思想解放的年輕人率先穿起新款式的服裝,人們的服裝觀念十分活躍,追求新異、時髦的心理不斷增強,服裝的流行周期大大縮短。
6.2典型服飾及形象
6.2.1男子服飾 西裝再次流行,並且普及到了中國農村。便裝有夾克。獵裝、風衣、編織的棒針衫和運動裝等,不僅款式多樣,而且也使用了駝色、醬紅、湖藍、米色等傳統的女子服飾用色。冬裝有了皮夾克、羽絨服、運動型棉夾克等。下裝經歷了由喇叭褲到牛仔褲的演變過程,而後就是一種中檔和褲腳口的尺寸相一致的直筒褲。80年代中期開起流行錐形褲和西褲。 6.2.2女子服飾
從20世紀70年代後期起,設計師充分運用裁片分割的手法來設計服裝,使服裝的造型結構更加合理。當時的主要服裝式樣有:春秋裝、襯衫、西裝套裝、羽絨服、各式大衣、皮夾克、皮風衣,喇叭褲、健美褲、牛仔服等。
(1)春秋裝。翻領,翻駁頭,門襟釘3粒紐,兩只有袋蓋的暗袋。這是女青年和中年婦女都較喜歡的款式。
(2)女襯衫。70年代後期女式襯衫有兩種時髦款式。一是仿效男子襯衫的長尖型硬領,另一種是在襯衫的領邊和襟上都鑲較寬的荷葉邊。進入80年代後,女式襯衫的變化更多更快,主要有夾克式、西裝式、饢拼式等。看的外形蓬鬆。背縫有襇;有的造型削瘦,腰部束細。領有翻折領、松緊領、無領等,款式各異。
(3)西服套裝。基本款式是翻駁領。兩粒紐,只有袋蓋的暗袋。主要是城市中的一些婦女穿著。。 (4)羽絨服。以塗層尼龍布為面料,內部填充羽絨或羽毛。
(5)健美褲。一種黑色彈力針織踏腳褲。之後材料、顏色、放鬆度也有變化。
6.2.3服飾品
70年代後期,高跟鞋得到恢復,此時的鞋跟有高跟、半高跟、坡跟等,顏色有白色、紅色、米色、綠色等。同時西方的運動鞋也被引入中國,因為起初只有一個品牌「NIKE」而被稱為「耐克鞋」。手套、圍巾、帽子、提包等附屬物的使用也不僅考虎實用機能,而要通過其造型和色彩的變化來取得整體的審美效果。夏季開始流行用遮陽鏡。
改革開放以後又可以燙發和化妝,起初大家燙成大波浪為時髦,而後就有了和國際時尚接軌的各種發式。
7、20世紀90年代
7.1 社會背景
與以前各個時期相比,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服裝是與國際通行服裝最為相似的一個時期。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中,時髦女子的著裝與國際時尚完全同步。
7.2典型服飾及形象
7.2.1 男子服飾
男了服飾的品帥和七八十年代大體相同,但款式上有了明顯變化。西裝的駁頭明顯提升,因而很盛行3粒和4粒紐扣的西裝,裁剪上也更加合休自然。
80年代和90年代處的寬大奔褲、太子褲基本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直筒形和喇叭形的褲子。此外,還有一種在褲腿部位安排了不少口袋並有兩條裝飾線的尺寸寬大的板褲。這個時代的男子服飾講究休閑,有各種非正式的便裝,比如各種絞花棒針編織衫、牛仔、卡其夾克、連帽運動夾、棉麻織物製作的西裝領或方領的直腰身外套等。
7.2.2女子服飾
當時比較典型的服裝有:短小廠裝、吊帶背心和吊帶長裙、喇叭褲、超短裙等。
(1)職業套裝。與80年代的挺括外觀不同恢復了纖長主題輪廓,不用 墊肩,講究柔軟裁剪,合體,帶有溫和的女性特徵。
(2)短小上裝。通常用有彈性的針織物製成,緊體,胸、腰處的凹凸曲線十分不明顯。款式多樣,長袖、短袖、煙囪領和雞心領等都有,衣長很短,有的短至露出小腹而成為「露臍裝」。
(3)喇叭褲。這個時候的喇叭褲褲口要比80年代小些,臀部收攏但不非常緊,整體更加流暢。材料上主要是水洗牛仔布、各種材新型化纖材料、彈力材料等。後整理的技術使其外觀肌理更加豐富。
(4)超短裙。80年代流行的是上寬下窄的「一步裙」,90年代是上窄下寬的「A字形裙」
7.2.3 服飾品
女鞋盛行厚底寬頭的樣式,到了20世紀末的夏季流行不穿絲襪,在腳趾甲上塗指甲油時髦了起來,美甲逐漸成為一種時尚。
燙發先流行青春型的直發後來是染色的前衛形碎發。
『柒』 改革開放以來衣著有何變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服飾崇尚簡朴實用。計劃經濟時,人們穿的衣服,大多灰蘭白三色。四個兜的中山服、軍干服。女裝也十分簡朴,在農村,幾乎找不到一人穿裙裝的。
50~70年代,中山裝漸成男子主體服裝,此外流行過軍便裝,人民裝;女裝受蘇聯影響,連衣裙風靡城市,此外還流行過列寧裝等。但在農村,上衣下褲一直是大多數農民的傳統裝束。
1978年後,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體現時代精神,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服飾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面貌簇新。其中長期代表中國傳統服飾且受多民族服飾影響的漢服大放異彩。
改革開放後,隨著物質的豐富和思想的解放,人們的衣著變得豐富多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裝或時裝,服飾已不僅僅是禦寒的工具,更是人們顯示風度、展示個性的方式。
(7)改革後男服裝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服飾和西方服飾的比較:
如果說西方服飾文化刻意追求表現人體美,而完全忽視了服飾倫理,那麼,中國服飾文化由於受到傳統的倫理價值觀念的影響還或多或少地保留著一些道德上的體統。
或許有人會以現代女性服裝中的旗袍為例,來證明中國女裝也著重表現人體的自然美,其實,這種旗袍是在本世紀上半葉受西方服飾審美趣味影響的結果,直至光緒年間,旗袍還不是目前的式樣。
傳統旗袍在肩、胸、腰、臂、臀等部位的表現與突出人體美的西方女性服裝完全不一樣。和西方服飾藝術不同的是:中國服飾藝術不是突出人體美,而是充分調動藝術造型等手段追求一種裝飾美,即一種超越形體的精神空間。
『捌』 民國時男人穿什麼衣服
長袍馬褂,洋裝,中山裝,唐裝。
長袍馬褂的男性造型,其實早在清末就有了,不過民國其實並未因其曾經在前朝廣為流行而禁止,相反的,袍褂一直是民國男性的常禮服。
民國18年所定《服制條例》中的「男子禮服」,由於該條例一直到民國92年才廢除,而後也沒公布新的服制條例,所以在一些需要傳統禮服的地方,仍然會穿著袍褂。
民國元年的大禮服(級別高於常禮服袍褂)所採用的就是洋裝,並且在常禮服中也可採用洋裝,其餘各種行政職務的制服,也是採用洋裝,民國主流力量對於洋務的推崇可見一斑。
一般來說,民國略有身份的人,至少都是長袍打扮,而短裝因為行動便利,一般都是社會下層及勞動人民的裝扮。
袍褂不見得非得是名流才可以穿著,但是相對於短裝自然是正式了許多。
中山裝起源眾說紛紜,但是這種極具軍裝風格的服飾,對於當時處於戰時的中國,為了標榜軍中職務,常有領導人穿著。如蔣中正,印象中的他一生似乎都是軍裝打扮,只有在私下生活里才會穿著袍褂,他的西裝形象反而極為少見。
(8)改革後男服裝擴展閱讀:
民國時期的服飾風格:
由於當時社會呈現出動盪不定,混亂無序,在這一時期,大量的無法解決的社會問題隨之出現。需要了解著一些社會問題,得應用歷史方法,考察當時人民的社會風尚變化。通過生活細節,可以看到大時代背景下的整體社會狀況 。
民國初年受清朝和西方文化的雙重影響,出現了以廢除傳統服飾為中心內容的服飾改革。男子服出現了從長袍馬褂向中山裝和西裝逐步過渡的趨向,女子服飾變得日益豐富多彩,出現了普及旗袍的趨向。尤其便現在東部沿海港口城市,由於沿海口岸城市較早開放,得風氣之先。
以京師宮眷顯貴為代表而被全國效尤的傳統京派服飾,漸漸失去了領導服飾潮流的優勢,轉而仿效蘇杭、上海。這一現象也表現出了西方文化滲透的方向。全國總體表現在,從東向西男子服飾由大量的中山裝和西裝向大量馬褂長袍的變化。
男子服飾這一變化主要還來源於,清末民初,大批青年出國留學,國內也大辦新式學堂,社會上出現了服裝西洋化得趨勢。各個學堂服飾皆效仿西式。
社會上的西服大致有三類:一類是軍服,包括英美式,俄式,日式軍服,第二類是駐外使館文職官員,買辦商人,留學生所穿的西服。在一類就是日本式的士官服和學生服裝。這些學生裝,是大量留學青年帶回國的。
這種服裝形制簡便,給人一種莊重和充滿活力的感覺,因此,傳入中國後,在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中風行一時。
中山裝是中西合璧的產物,它拜託了中國傳統的寬袍大袖,吸收了西裝的貼身、干練的風格,但又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給人以一種朴實莊重之感。各個階層皆可以穿,出一定意義上說明了它的活力。
服裝上的差別不僅僅是因為審美觀的不同,其中還有經濟因素和個人生活習慣因素,穿中山裝和西服的人,沿海多於內地,城鎮多於農村。在一,不論城鎮還是農村,沿海與內地,富有者都是衣帽光鮮,穿著入時,窮人則大都維持溫飽而已,穿著也沒法講究,以衣禦寒。
女子服飾的變革主要表現在:隨著清末革命運動和女子解放運動的興起,一些新型知識分子把服飾變革與女子解放聯系起來,認為傳統服飾是束縛婦女的枷鎖,主張予以改革。民國初年,女子衣著特點:首先是取消了服飾上的等級差別,這一舉措無疑不成為婦女解放運動推向成功的訊號。
其次滿族婦女的服裝遭到摒棄。除此之外,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中國婦女服裝改變了傳統的胸、肩、背完全成平直的造型,變得更加稱身合體,並能體現女性的秀體之美。於是旗袍的走向了大街小巷,一時成為時尚的代名詞。
同時還有各式各樣的服裝,可以說是百花爭艷的服飾大潮流,歐洲國家時尚代表的巴黎各種流行服飾在當時應經到上海。上海的交際市場中女裝層出不窮,當時同樣在流行時尚推廣過程中,女裝很安裝有同樣的問題,這也是主要的社會問題。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我們需不需要有國服 (4)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山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唐裝
『玖』 改革開放時期的服裝
雖然改革開放後,沒有了布票,做衣服已經不是很普遍,更多人是去百貨大樓買衣服穿。但是店鋪很少。一個城鎮只有一兩家百貨大樓。可是現在的商店到處都是,還分出了品牌店,老年店,褲子專賣店等等80年代初,棉布衣已經漸漸退出了人們的視線,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化纖面料:的確良(一種化纖面料),二合一,三合一。而如今,各種面料的衣服應有盡有,退了休的棉織衣料也成為最舒適的面料。當時上映的國產故事片《廬山戀》成為年輕人喜愛的影片。女主角新穎的時裝,都令人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戴太陽鏡、留長頭發、穿喇叭褲、蝙蝠衫成為年輕人的時尚。喇叭褲也因此流行一時。當然,那時候最普通的還是類似於中山裝的的褂子。現在人們的衣服樣式多了,挑選起來更自主了。當時,雖然是不愁吃不愁穿,但沒有更多的錢花在衣服上,衣服的質量也不高,常常是開了線,撕裂了布,洗一洗,鮮艷的顏色也掉了下來。人們的生活好了,在衣服方面也就更不用愁了,甚至出現了衣服泛濫的情況,看看現在的孩子,哪一個不是一櫥子衣服?
改革開放以來,服裝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樣化,面料、質地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到了九十年代,人們的生活向小康過渡,思想觀念更為開放。人們的服飾在急速變化,穿衣打扮講求個性和多變,很難用一種款式或色彩來概括時尚潮流,強調個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為一種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