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中國服裝產量統計數據
❶ 2001年—2005年中國服裝出口額,出口數量以及出口單價
我國是棉花、羊毛、蠶絲的生產大國之一,也是紡織品服裝加工的生產大國之一。我國棉花產量1998年曾達到625.8萬噸,1995年後基本保持在400-500萬噸之間,2004年棉花產量又重刷新高,達到632萬噸,比上年增產30.1%,中國是10大棉花出口國和進口國之一,1997-2001年,中國年均出口棉花貿易額14611.3萬美元,佔世界出口貿易額的2.6%;年均進口棉花貿易額為39769.2萬美元,佔世界進口貿易額的5.7%。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生產的成衣大約240億件,平均全球60億人口人均4件。我國紡織品是最具比較競爭優勢的大宗出口產品,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統計,2004年我國纖維加工量2400萬噸,約佔世界生產能力的38%,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55億元,比上年增長25.26%,全行業實現銷售產值2.6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2.79%。
從世界各國歷史來看,人均GDP進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發展時期是紡織纖維消費快速增長的階段。目前我國人均GDP超過1200美元,紡織品消費處於明顯的上升期。2000年以來,我國國內纖維消費保持7%的增長速度,估計未來5-10年也將保持在5-7%的較快增長。2003年我國年人均纖維消費量達到11公斤,預計到2010年國內人均纖維消費量可能達到15-16公斤。2001到2003年,我國城市居民用於衣著消費支出平均增長12.6%,均高於前20年水平。我國13億人口是一個巨大的紡織品服裝消費市場,國內消費佔有重要的地位。據統計,2004年北京24家億元商場服裝銷售額突破30億元,接近32億元。2004年虎門服裝銷售量達到2億件,銷售額約120億元,
在出口方面,1998年至2001年,出口年度增長率分別為-6%、1%、21%和2%。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以後,中國紡織品出口持續加快增長,2002年至2004年的出口增長率分別為16%、28%和21%。2003年世界服裝出口額1850億美元,而中國服裝出口額為520.61億美元,佔世界服裝出口的28.14%,遠遠高於位居第二的歐盟15國(佔10.3%)。2004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金額達951.0億美元,同比增長20.6%,占總出口量的比例為13. 6%,佔世界出口的比例為28.7%,佔美國和歐盟進口的比例分別為24.02%、22.17%。
從2005年1月以來,中國紡織品出口所佔世界份額增長了3%,達到了大約16%。虎門2004年服裝出口額163.72億美元。
❷ 服飾的數據統計表一般要怎樣做
服裝表:
服裝id、服裝名稱、服裝價格、。。。根據你的需求來定;
銷售表:
id(自動增長,相當於流水號)、服裝id(關聯上面的服裝表)、銷售價格(看你是不是給標價打折扣,如果不打折扣就不需要這個欄位)、銷售數量、銷售時間、銷售員id(如果你是多個營業員,就需要再建個營業員表,如果是只有一個人經營或者你主管只找幫忙的店員不區分操作員的話就不需要這個欄位)、還有其他你關心的東西。。。
❸ 國家服裝產量 排名
2007-2008年紡織服裝行業展望與市場預測
服裝行業是紡織業中的支柱子行業,在拉動整個紡織業的經濟效益方面起到極其重要作用,也是國內消費市場中的熱點,更是我國對外出口貿易獲得外匯順差的主要產業之一。回顧2005年,我國實際完成服裝總產量147.98億件,比上年增長16.84%,企業績效持續增長,2005年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總額增幅高達32.55%,是「十五」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2006年是「十一五」開局的第一年,紡織服裝行業在05年迅速發展的基礎上,繼續保持穩步增長態勢,截止2006年8月,我國實際完成服裝總產量106.27億件,比上年同期增長11.02%,為「十一五」紡織服裝行業的穩步發展起到一個良好的開端。
作為全球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和出口國,我國與發達國家紡織業的相互依存度高,紡織服裝出口是拉動我國外貿出口的重要力量之一。2005年,盡管受到了人民幣升值、貿易摩擦不斷、原材料價格波動等諸多的因素的不利影響,但我國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又上新台階,出口額755.2億美元,同比增長19.6%,占紡織服裝貿易總額的比重為57.1%;紡織出口產品附加價值提高,在國際高檔服裝市場已經佔有一席之地;紡織產業布局調整,服裝出口生產集中度提升。
2005年,世界各國取消了紡織品和服裝進口配額,全球紡織品和服裝貿易永遠告別配額時代,全面回歸自由化,進入「後配額時代」。在後配額時代,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即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又面臨挑戰,紡織服裝行業進入大規模洗牌期,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加快,行業產能相對過剩,國內行業競爭加劇,也必然驅動產業技術的升級,從而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
本研究報告依據中國服裝協會、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紡織服裝信息中心、全球紡織、國家經貿委、國家研究發展中心、國家統計局、國家海關總署、中國行業研究網等以及國內外相關刊物雜志的基礎信息,對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的整體運行情況進行了詳實的分析,綜合運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對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是紡織服裝行業及相關結構全面了解行業發展現狀,准確把握行業發展脈搏,制定有效經營和投資策略的可靠參考依據。
參考資料:http://www.51report.com/research/detail/11587149.html
1
給你些資料 希望對你有用
阿根廷服裝銷售量約為330億到350億美元佔南美市場整個年均市場總值的11%。阿根廷的紡織,服裝部門產值也占整個工業部門總產值的11%。阿根廷正在進行紡織、服裝以及主要原材料和耗材的國際化進程。阿根廷是南美重要的棉花生產地和羊毛生產地,也是主要的出口國。阿根廷生產同樣多的天然纖維和人工纖維。阿根廷的紗線、面料及服裝約占整個紡織工業附加值的60%,這三種生產活動中,面料的生產是最重要的,幾乎占所有紡織產品產量三分之一。在南美市場中,阿根廷是毛紡織品(纖維,毛線,毛織物,毛衣)的重要生產國和出口國,也出口一小部分的綿紡織品。其中棉料服裝出口量占產量的六分之一,而毛衣出口量占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阿根廷附近國家及南美北部的國家都是其出口對象。過去幾年來,阿根廷紡織工業一直是投資的目標國,為了應對國內的需要,大部分的投資都是用於提高質量,減少成本和擴大紡紗機的產能。阿根廷紡織業促進基金會日前稱,2007年阿根廷紡織業資金投入達到3.17億美元,與2006年同比增長48%,創造歷史新高。據阿根廷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自2004年以來,該國紡織業的資金投入逐年增加。紡織業促進基金會最新的調查顯示,阿根廷大多數紡織企業在去年四季度依然保持著積極投資的勢頭。紡織機械的進口由2002年2300萬美元到2007年的1.48億美元,增長了5倍以上。阿根廷從中國進口紡織機械的進口量由2003年的300萬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343萬美元,佔到阿根廷總進口紡織機械的16%,增長了近750%,成為阿根廷紡織機械第二大進口國。阿根廷的產業升級換代,是中國紡織機械企業佔領阿根廷市場不容錯過的契機。
2
2008中國紡織工業的契機年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許坤元
●2007年,我國紡織工業持續發展,運行質量和效益大幅提升,國際競爭力增強,骨幹企業成為主力軍
●2008年仍將是中國紡織工業比較快速和平穩發展的一年,也是加快結構調整、大力提高創新能力的一年
●2008年,紡織品和服裝出口仍將會有兩位數的增長,但增速可能有所下降
●創新是中國紡織工業2008年的主旋律
●2007年行業發展四大特點●
2007年是我國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各項事業取得新成績的一年。特別是黨的十七大的勝利召開,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使命決定了前進的方向。
紡織工業是重要的民生產業,2007年我們在良好的產業經濟環境下,取得了新的進展。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四點上:
第一,持續發展。2007年,紡織工業繼續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紡織工業規模以上企業2007年工業總產值達到了30800億元,可比價格增加了21.1%。主要產品產量大幅度增加,為2425萬噸左右,同比增長84.5%。其中服裝產量為600億件,同比增長17.6%。由於主要產品的產量都是高速增長,所以全行業的加工總量達到了35600萬噸左右,比2006年提高了15%。
第二,大幅提升。紡織工業經濟的運行質量和效應得到了較快的提升。全行業主要業務的收入達到了26786億元,同比增長22%。全行業的利潤總額1到11月份為1063億元,同比增長36.9%。規模以上企業的產銷量達到了97.3%,全行業勞動生產力大幅度提升,達到了10.044萬元/人,比前一年增長了24.1%。由於管理水平的提高,2007年是從業人數增加最少而產值效率最好的一年。
第三,國際競爭力增強。2007年,紡織工業的國際競爭力進一步提高。2007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1717億美元,同比增長18.86%。其中,紡織品560.9億美元,同比增長15%,服裝1157億美元,同比增長20.9%。這是海外統計的數字。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紡織品服裝的國際競爭力持續增強。出口競爭力的系數由2002年的0.62,上升到2007年的0.81。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額從532億美元上升到了2007年的1700多億美元。全球經濟的步伐加快,國際貿易的投資增長,給中國的紡織工業、紡織品和服裝的出口提供了機遇。同時,中國紡織工業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制度創新能力的提高,也大大提升了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和市場佔有率。
可以說,中國的紡織品和服裝,受到發達國家和其他各國的采購商和消費者的青睞,為各國消費者提高消費水平做出了我們的貢獻。
第四,骨幹企業成主力。2007年,一批骨幹企業成為紡織行業國內外競爭的主力軍。大批中小企業完成了進一步調整、重組結構的艱巨任務。根據2007年1到11月份的統計數據,全行業43,309戶企業平均利潤為3.97%,利潤率超過10%的企業為3069戶,較全行業戶數的7.01%。超過平均利潤率3.97%的企業數量佔到了31.48%,這些超過平均利潤率的企業利潤佔全部利潤的81.19%,平均利潤率達到了8.43%。
上述數據告訴我們,1/3的骨幹企業,由於具有較強的核心競爭力,在國內外市場有好的產品,有品牌,附加值和效益都比較高,成為行業的主力軍。而2/3的企業,由於常規產品沒有特色,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沒有競爭的優勢,效益比較差。
這2/3的企業,出現了三個突出的矛盾:一是同類產品的生產能力與市場約束的矛盾;二是個性化、時尚化、功能化的消費趨勢,與產品結構性的矛盾;三是生產成本快速上升,與市場價格傳遞不出去的矛盾。這些企業面臨著進一步的結構調整和企業重組。
●2008年的新機遇●
200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戰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實施第十個五年計劃的一年。我們將迎來改革開放30周年,同時也是國際上有影響的北京奧運會的舉辦年。
雖然國際市場有一些不和諧的因素,但總體來說,2008年仍然將是中國紡織工業比較快速和平穩發展的一年,也是加快結構調整、大力提高創新能力的一年。
國內外紡織品市場的拉動,為中國紡織工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一是潛力巨大的國內紡織品市場。目前,中國紡織品80%左右在國內消費,國內巨大市場是中國紡織品發展的主要動力力量。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中國13億人口的消費水平將日益提高。衣著類和家用紡織品的消費將持續增強。特別是城鄉條件的改善,讓家用紡織品得到快速發展。2007年1到11月份的統計資料顯示,1954戶家用紡織品企業的消費增加了22%。越來越多富裕起來的人群對於美的追求,加速了衣著和家用紡織品消費結構的調整。2007年11月,社會消費品的總額比上年同比增加了18.8%,同時,隨著工業、交通、醫療、衛生、文化事業的快速發展,中國紡織產業的需求也將快速增長。2008年,中國紡織品的國際潛力將進一步釋放,也為我國紡織工業的發展創造了機遇。
二是國際紡織品市場。2008年,全球經濟包含不確定的因素,特別是美國經濟的影響。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需求的帶動,國際經濟調控力已經比20世紀90年代和80年代大大提高了,世界貿易不會大幅度地調整。在國際環境沒有出現大的國際事件的情況下,對我國的紡織品出口也不會出現大幅度下降的局面。
2005年,我國的出口服裝總額為5300億美元,而從2005年到2006年,全球紡織品年貿易增長率是8.3%,這表明了國際紡織品的消費隨著國際經濟的增長而穩步增長。中國紡織工業這幾年國際競爭力不斷提高,產業能力的優勢、產業檔次的提高,讓我們的出口價格有所提高,而提高的速度在減緩。
2008年,由於國內生產成本的大幅度上升,中國紡織品和服裝與歐美市場的價格空間仍然存在。因為我們的價格是他們本地生產價格的1/3到1/4甚至是1/5的水平。因此,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在2008年,紡織品和服裝的出口仍然將會有兩位數的增長,但增速可能比2007年有所下降。
創新是中國紡織工業2008年的主旋律。2008年中國紡織工業,要提高以創新能力為核心的意識,進一步提高科技貢獻率和品牌貢獻率,加快結構的調整,轉變行業發展方式,使中國紡織工業登上一個新的台階。
今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30年來,我國紡織工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中國從一個缺衣少被的時代,轉變為一個紡織生產的大國、紡織的出口大國和紡織品及相關產品進口的大國;紡織纖維加工總量從1980年的341萬噸,增長到2007年的3500萬噸;紡織品出口從44億美元,增長到2007年的1711億美元。2006年底,中國的紡織纖維加工總量佔全球的41%,中國紡織品服裝的出口佔全球的27.16%,中國的化纖產量佔全球的49.6%,中國的紗產量佔全球的45.7%。所有這些成績的取得,主要要歸功於改革開放的政策,其次是科技進步,其核心就是創新,體制、機制的創新,科技的創新,管理的創新等。
新對策
調整自己 適應產業發展
歐瑞康紡織集團CEO 福格倫德博士
●影響紡織行業發展的主要有四大因素:自然因素、市場因素、政治因素和企業家因素
●創新、靈活性、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關注產品品質,是應對市場多變的最好措施
●自我調整,不斷改變,適應行業的發展變化
毋庸置疑,近年來,中國經濟和紡織行業一直保持著不斷、高速發展,但是在增長的過程中,總會有一些小的波動。今天我的主題是:在經濟增長的波動期間,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樣的對策。
作為紡織企業,我們在中國經濟大潮中比較關心的問題有以下這些:在市場經濟的運行中,有哪些因素影響著我們行業的發展?在下滑及多變的市場當中我們的應對措施,以及我們怎樣樹立自己的品牌和怎樣整合資源?還有各種網路的建立等。
❹ 中國每年產生多少廢舊衣物官方數據
對於不穿的衣服怎麼處理呢?把這些衣服捐掉吧沒有合適的渠道,扔掉吧又覺得太可惜,可家裡的衣櫃確實是越來越滿。
好多人也是不知道該怎麼處理舊衣服,最後只能將其扔掉。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每年我國大約有2600萬噸舊衣服被扔進垃圾桶。那麼舊衣服究竟應該如何處理?捐贈又會遇到哪些問題呢?
想捐舊衣服沒地方收
廣州的方女士幾乎每年換季都會添置一大批衣服。近日,她想捐贈30多件閑置衣服,還特意送去乾洗。但讓她意外的是,當地紅十字會表示,捐贈最好是捐款,舊衣服不要。而在民政局和街道辦,她得到的答復都是:舊衣服一概不收。無奈之下她只能扔掉。陝西大學生向紅十字會捐衣遭拒一事也被媒體報道轉載。記者8月26日致電紅十字總會,工作人員表示,不收舊衣服有苦衷,因為舊衣服收過來之後沒法處理,消毒、運輸成本太高,現在貧困地方缺衣服的很少,而且一般都是批量地給他們運棉衣、夾克,所以現在不收舊衣服了。
廣州市紅十字會秘書長劉進興說,現在不比十年前了。受捐助者也會挑挑揀揀,擔心皮膚病和傳染病,而且,紅十字會的倉儲空間和人力有限,難以管理。所以,一般只會在發生大災的時候,才號召市民捐贈衣服。
每年2600萬噸舊衣去了哪
雖然舊衣服在城市裡少有市場,但我國仍有很多貧困地區的兒童甚至成人缺少衣物,微博上不時會有網友發起倡議,呼籲捐贈。網路調查顯示,大量網友表達了希望捐贈舊衣的願望,只是苦於無處可捐。有志願者建議,最好的方式是定向捐贈,在網路上找到可靠的受捐地點,將舊衣服洗干凈,再到郵局打包郵寄。
捐贈出去的舊衣服發揮了價值,但每年2600萬噸被扔進垃圾箱里的衣服又去向何處了呢?廣州海珠區環衛監測站一名工作人員表示,一般情況下只能和普通垃圾一起被填埋掉。浪費不說,污染也很大,一些纖維製品的衣服,埋在地下很多年都不會爛掉。
除了填埋,目前,各地還有不少的舊衣回收公司,常年低價回收舊衣服。記者聯繫到一家深圳的公司,該公司的沈經理表示,成色較好的夏季衣服,回收價格在每公斤4-6元之間,這些衣服會經公司流向欠發達國家和地區,比較舊的衣服每公斤只值幾毛錢。而比較差的、客戶不要的,就會做生物燃料,這個價格便宜。
如何更好地利用舊衣物
如何處理舊衣服真的是個難題,填埋、焚燒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而且大大加重了環境的負擔;如果回收公司再把舊衣服賣給翻新的工廠無疑會給更多人造成傷害;運到國外,也可能成了「洋垃圾」,那麼,還有什麼好的辦法能夠將這些舊衣物更好的利用呢?
來自中國紡織服裝協會的數據顯示,中國舊衣回收市場暗藏巨大的商機,最高利潤可達約600億元。在廣東等地,大量的小公司在做回收的業務,但其最終流向讓人擔心。今年初,狀況有所改變。瑞典的時尚品牌H&M開始在上海、武漢等城市陸續開始推出「舊衣回收」項目,顧客可將家裡閑置的任何品牌的舊衣服打包送到店裡,並換取一張優惠券或者打折卡,用於購買新衣服。收到舊衣服後,H&M經過簡單的分揀工作之後,統一運回瑞典,交給當地一家回收公司做後期的循環利用。該公司官網顯示,回收的舊衣將根據400多項不同的標准得到分類和評估,然後進行循環處理、重新利用。例如:製成抹布等物品、生產成紡織纖維或用於汽車行業,製造阻尼和絕緣材料等。
❺ 服裝產業概況(可以全球、中國、國各地區)
中國服裝產業機遇與困惑解讀
發布者:勵志服裝 瀏覽次數:55
近二十年是服裝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之年,從「世界工廠」「中國製造」,逐漸向「中國設計」轉變,中國服裝產業經歷了不同尋常,但充滿機遇的20年。在經歷了產品經營、品牌經營、資本經營和資源經營四個階段之後,已經或正在實現由家庭作坊向工廠式管理、由工廠式管理向集團化管理、由集團化管理向股份制管理的跨躍,形成了大規模生產能力。
這當中,競爭和產業整合的力量對產業的發展越來越關鍵,中國服裝業品牌價值的彰顯首先表現在整合的態勢上,整合包括製造企業整合,也包括終端和中間渠道。
目前,中國服裝行業正走在品牌整合、終端銷售模式創新的兩端強化的道路上,擔負分銷功能的渠道的整合是肯定是及終端整合之後的行業熱點。本文主要在於闡述中國服裝行業的產業結構,對於行業價值鏈發展的趨勢和中心不作為重點。但有一點是明確的:渠道不整合,品牌肯定無規模。
中國服裝產業正面臨著越來越高的挑戰,各種新型貿易保護和發達國家綠色標准門檻的提高,使中國服裝產業繼續走粗放型老路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與此同時,我國周邊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成本比我國更低,產品結構又與我國大體相同,目前有一些粗加工產品的競爭力已經超過了我國。
服裝產業的發展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服裝的加工與生產;二是服裝的營銷。因此生產和營銷將直接決定行業的興衰。我國服裝產業入世後面臨的挑戰主要有技術挑戰、人才挑戰、企業競爭力挑戰、行業綜合競爭力挑戰。因此,全面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是我國服裝行業應對入世最重要的對策。
那麼現階段服裝產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有那些呢?
一、服裝產業面臨的機遇
(一)居民收入的提高刺激了對服裝的購買能力。消費結構升級直接導致銷售模式的變化,在總量攀升的基礎上,諸多企業面臨的是銷售模式創新的考驗。
2005年1—9月人均衣著支出為599.6元,比2004年同期增長32.7%,人均購買服裝支出為441.8元,同比增長40.6%,占衣著支出的61.6%,其中前三個季度中服裝單價比去年同期增長24.8%,價格提升令人振奮。
總量擴張與結構升級令企業有更多模式選擇,有基礎和有條件的服裝企業一定要提前進行產品升級的戰略性規劃,未來中國一定能夠出現自己的定級品牌,本土奢侈服裝品牌誕生的條件已經基本具備。中國時尚市場的不平衡特徵決定了中國頂級服裝品牌一定是區域性的。
銷售關鍵日概念對高檔品牌服裝產品的銷售作用日益彰顯。從漫天撒網到精確打擊,企業營銷的資源匹配與戰略協同模式面臨巨大挑戰。2005年服裝購買旺季在2、5、7、9月等季節變換時節,近幾個月人均購買服裝的支出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17.4%、52.7%、92.9%和41%,黃金周的銷售作用更是突出。
(二)人力資源的優勢。低成本是目前行業競爭的主要方面,專業技術儲備以及低成本的人力資源將導致行業競爭的兩個截然不同的歸宿。
人才的需求首先要與企業的發展戰略相關。在中國,目前行業競爭的驅動主要在兩個方面:品牌和成本。
全國有不少服裝紡織專業的高校,這些學校的存在無疑為發展服裝行業提供了一個豐富的人才庫。至今為止,全國設有服裝科研機構104家,服裝高等院校2所,並在40多所高等院校中開設服裝專業(系),這些是未來支撐中國服裝企業品牌戰略的根基。
服裝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所以充分利用好人力資源是支撐這個產業的關鍵。從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發布的2005年十大行業人工成本信息來看,服裝紡織業最低。利用廉價的勞動力資源來發展服裝產業這無疑在服裝生產成本上佔有競爭優勢。
(三)棉花與化纖價格影響服裝的外銷。中國的服裝乃至整個紡織行業的國際地位的崛起,首先取決於自身產業集群的整合程度,大而全、小而全的行業現狀根本不會產生國際影響力,所謂的國際品牌的夢想也不會實現。
服裝產業和棉纖價格息息相關,中國是棉花和化纖的生產大國同時也是消費大國,棉花和化纖價格已開始影響國際價格走勢,這對於中國服裝外銷成本和價格有著重要的影響。
產量地位如何發展到對全球市場有影響的決定地位,中國的服裝產業如何與原材料產業進行聯合或者整合,達到力量的會聚,這樣的前景是非常誘人的,其中行業協會與產業資本杠桿的使用將是關鍵的影響力量。
(四)協會的聯合力量已經展示價值。中國的產業從整體能力上已經排在世界前面,但是從整體的競爭能力上來看與先進水平相差很遠,尤其是盈利能力不及人家的10%,先改變小而全的行業現實是切實可行的,因此行業協會等聯合方式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小而全根本不具有競爭能力,只有利用聯合的力量才能發展壯大,浙江企業尤其是溫州服裝企業協會在聯合信息獲取與提供、聯合設置設計機構、聯合採購、聯合銷售促進、聯合造勢等方面走在全國的前列。溫州的產品盡管在品牌的道路上還有相當的距離要走,但是,企業的經營理念卻已經激發了這個產業群的戰略價值。事實上,在整個浙江,行業協會的力量正在把大上海的資源源源輸送回浙江,國際時尚的信息正在變成浙江企業的競爭能力。
二. 服裝產業面臨的挑戰
(一)服裝品牌戰略任重道遠。服裝的品牌戰略首先要解決盈利以保障持續投入的問題,因此,低成本與品牌戰略之間就產生了既矛盾又統一的兩面:品牌道路是對低成本道路的顛覆,但是對於多數企業來說,低成本卻又是品牌戰略的血液來源。因此,怎麼處理兩個發展思路的問題,既關乎現實生存,又關系長遠未來。
短短10多年,中國市場上已經聚集了一支數量十分可觀的品牌大軍,例如:恆源祥、紅豆、李寧、雅戈爾、杉杉、波司登、七匹狼等。
在中國,品牌總是和低成本相對應的。
相當多的企業在成本和品牌兩種模式之間搖擺,產業競爭的主導力量是成本而不是設計和新技術,品牌導向和成本導向一個是決定企業的未來一個是決定企業的生存,企業走哪條路是需要戰略設計的。服裝品牌需要一定的沉澱,但時間有限,時尚產品競爭的終極力量是品牌價值,沉浸在成本競爭之中,往往痛失戰略轉型的寶貴機會。
在中國,服裝行業的品牌戰略轉型一定是以具體的經營設計為前提的,怎麼利用諸如主副品牌、高低產品結構等常規的經營規劃的逐步切換來包裝投入/產出與品牌溢價之間的平衡是關鍵的。不進行經營設計,企業就只能生產低價格的產品;戰略設計的路徑不對,結果也將很尷尬。
另外,對於中國的服裝品牌,還有一個影響要素,就是中國整個紡織服裝行業在國際上的整體形象地位的改變,如果中國的服裝產業在國際市場上還以低成本為主形象的話,那麼,中國服裝的品牌夢想就不會實現。
未來中國服裝行業的道路只能有兩條,不管你走哪一條都可能成就霸業:低成本的巨無霸與高附加值的品牌道路,中間的空間有,但是很難過。
走低成本道路的企業就是要抓緊時間用資本杠桿快速整合生產能力,在全國跑馬圈地,以產能優勢獲取采購優勢、政策優惠,一個方向是引起資本市場的關注,上市或者被溢價收購;或者利用聯合的力量向上下兩個方向整合,從而達到用產能整合市場的目的,利用服裝渠道這個平台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很多。
走品牌道路的企業就要進行戰略的轉型設計,包括區域拓展規劃、設計與技術投入、品牌包裝、媒體公關與消費者互動、廣告策略與傳播行為、人力與組織的保障、核心文化的養成、產品結構的區隔與平衡、銷售與推廣的思路、渠道的分類與利用、產品的展示終端類型等等,與社會的熱點和流行主題相結合,快速釋放品牌熱量。在品牌策略上,是自有品牌和貼牌產品共同發展,還是集中發展自有品牌等等這些都是整個品牌戰略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服裝行業技術與設計固然重要,但是表演更為關鍵,休閑主題已經滿大街都是了,下一個可以開發的消費者價值是娛樂。
服裝行業是產業鏈條比較長的行業,品牌戰略的實施,還要立足於產業結構的改善情況,好設計沒有好料子、好品牌沒有好的產業配套都將嚴重製約品牌成長。
紡織業是服裝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礎,但是棉紡企業與當地的服裝發展速度不同步,明顯滯後當地的服裝業的發展,以至於不能及時地適應服裝生產商的貨物供應要求,當地的紡織企業大都是老牌的國營企業,其加工生產能力還停留在幾年前的狀態。紡織業發展的相對落後使得服裝企業在采購面料的時候大多把目光集中在了外地,使得原料輸送距離增長,增加了成本,同時也喪失了當地棉花的生產優勢。因此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里提高紡織品的技術含量、降低成本、以質取勝才是當地紡織業改革的重點。
怎麼以全局的觀念,走業務或者資本股份整合/聯合的道路是長遠之計。品牌也要講究成本,國內的一些企業眼光很高,認為品牌一定是用進口的頂級料子,其實不然,品牌是企業整體資源匹配的結果。再好的料子如果資源整體不匹配還是支撐不起來實際的產品價值。產品溢價能力有限,結果賣品牌成了賣料子了:高檔料子的服裝賣了個低檔產品的利潤。
(二)服裝產業鏈還沒有建立。產業鏈的建立需要整個產業經營戰略和導向的轉變,具體經營業務的轉變不但是一個整體的戰略思路的問題,更是一個具體的經營業務的問題,因為就目前的產業狀態,只能是逐漸去往某個戰略方向去優化,而不能動作太大。另外,服裝產業鏈的建立還與地域和信息有相當的關系。
振興服裝業必須構建當地的產業鏈,包括從棉花種植、紡織印染、服裝設備製造、服裝加工、服裝配飾以及輔料的生產、服裝商貿平台、服裝研究和市場調研、大眾媒體等。這個產業鏈中必須有一張龐大的網路體系(零售網、銷售網、特許經營加盟等)。網路的形成無疑會增大產業鏈條的長度和強度,近而帶動鏈條上各個環節的飛速發展,為相關產業製造發展機會,這樣才會增強服裝企業在全國的影響,同時產業鏈條的增長是確保該產業經濟穩固增長的重要保證,也使得服裝產業發展更加細分化更加規范化。
從業內得到某些信息可以看出來,成本競爭導向的企業經營思路直接制約了產業鏈的健康發展,最近幾年局面雖有所改善,但產業鏈依然沒有真正獲得健康發展的機緣。很多研發機構研發出來很好的技術和產品,但紡織和服裝生產企業並不是很感興趣,問題是這些技術相對於成本競爭來說,根本不能為企業帶來任何現實的競爭優勢。根據國家紡織科技協會的統計分析信息,相當多采購新技術和新材料的企業並非是為了投入生產,而是為了技術壓制——我不用,別人也別想用——相當多(96%以上)的研究成果甚至無法成功實現市場轉化。
當然,研發公司的成果市場轉化困難或者成活率低,也與這些研發機構的研發導向是市場/客戶導向還是自我/純技術導向有相當關系。
一方面是成本競爭的巨大壓力與對品牌的殷切期盼,另一個方面是大量采購國外的高檔面料,而國內的新技術和新材料成果卻被束之高閣,難以產生真實的市場價值,從2000年以來,我國高檔面料的進口每年基本保持在30%以上的增長幅度上。
服裝產業鏈的建立還與地域有一定的關系。浙江服裝企業的崛起,不能不說是充分利用了靠近上海這個國際大都市的地理優勢。時尚是時刻處在變化中的,流行趨勢直接與國際接軌,只有時刻處於更新狀態,才能保證時尚氣息的活水特性,時尚產品只有「活」,經營才能火。
(四)服裝企業公司制度與經營相對滯後。組織是人才與經營模式的結合,組織質量高低直接決定企業的制度和銷售績效。組織問題不是單一問題,需要相當的養成時間。中國服裝企業面臨的壓力主要來自從純製造型企業往市場型企業的經營導向的轉變。信息和銷售是未來的競爭核心,也是品牌實力的主要表現內容。
一個公司好比一個組織,其中的方方面面必須建立的十分全面才可能健康並長久的發展,但是從低成本格競爭走過來的企業,根本不能也不需要很完善和科學的經營組織。
相當多的服裝企業,部門設立存在不科學或者不健全的情況,這直接導致了人才的外流,缺少高水平的服裝設計人才和管理人才制約了服裝行業的發展。就目前來看,部門的健全無疑是增加了企業的運行成本,但從一個公司的利益出發,站在長遠的立場上來看,健全公司部門和其職責勢必會增強企業未來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也更能留住人才。這之間的成本與收益平衡過程需要與具體的業務規劃相結合。
服裝企業經營落後的一個典型表現是這些公司普遍缺乏先進的成型的信息研究與市場推廣機構,企業產品與設計的落後與信息尤其是時尚信息滯後有相當大的關系,成長型的公司,原創能力不需要太高,需要慢慢養成,而作為跟隨策略的一個關鍵環節是對市場信息尤其是對流行/時尚信息要有足夠的把握能力。溫州的服裝企業每年都要派人在巴黎、倫敦、義大利、紐約、東京、香港、西班牙等時尚之地穿梭,廣泛的收羅時尚信息。在相當的程度上,也許一個信息就可以使一個工廠的設計水平提升數倍,這就是信息的力量。
產品生產出來之後,很多企業習慣按照一般的招商或者直營方式進行銷售,可以說服裝企業普遍是造勢的高手,但是,怎麼把造好的「勢」轉化為「市」,這是很多企業的短板,銷售不暢,造成相當的庫存。而相對應的是,在中國廣大的區域內,適銷對路的產品卻是缺乏的,消費形態缺乏有效的銷售模式來積極的引導和推動不能很快實現消費升級。
經過2000年以來的產業技能層面的積累,中國的服裝產業已經完全進入超量過剩的階段,關鍵的問題存在於市場上。廣告與銷售的協同,不同媒體的傳播內容效果的保證,銷售模式的創新與通路利益協調,分銷過程中的經銷商選擇、管理與服務,貼牌與自有品牌的渠道區隔,組織的配置與能力養成,市場秩序的控制,區域與部分大客戶的發展/分等/分類/分策等等,這些問題正在逐步突現出來。
現在不與自身的具體經營業務結合起來逐步優化並解決之,企業將面臨越來越大的生存和發展壓力。來自於設計、製造、銷售、品牌、終端的全面壓力才剛剛開始。
那麼中國服裝業在幾十年發展過程中的現狀和面臨的困惑是什麼呢?
一、中國服裝行業現狀
中國服裝業有四大特徵:規模大、產量大、水平低、結構差。水平低指的就是我們的服裝設計水平低,這也是我國服裝業只能替別人加工高檔名牌服裝、自己的產品難以成名的原因。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消費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生產國,但中國服裝產業整體發展很不平衡。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福建、上海等東南沿海省份所生產的產品占據了全國8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中西部地區的服裝產業則還非常的落後。各服裝企業之間的競爭也還停留在比較低層面上,主要還停留在價格、款式等方面的競爭,絕大多數服裝企業的產品銷售還是以批發市場的大流通為主。而近年來服裝企業的品牌意識雖然不斷加強,但中國服裝行業目前還只有有限的幾個中國馳名商標,還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服裝品牌,主要還是通過低成本優勢在與國際品牌進行競爭。
中國服裝企業結構鏈停留在傳統設計管理的模式,由於設計手段多停留在紙面放樣的落後階段,設計周期長,試製成本高,造成新產品創新能力弱,新品開發周期長,就不容易發掘適銷對路的產品,進而造成庫存積壓,影響資金周轉。服裝的新產品周期(設計、成衣到進入銷售)工業發達國家平均2周,美國最快4天,而我國平均是10周時間,差距非常明顯。
服裝業在加入WTO以後,如果只依靠依賴於較低的勞動力成本的價格優勢,增長空間將越來越小,人民幣匯率上升也對出口造成深遠的傷害。
中國服裝行業最為成熟和稍微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當屬男裝和羽絨服,這片領域誕生了杉杉、雅戈爾、波司登、雪中飛等眾多的知名品牌,集中了好幾家上市公司,他們品牌實力較強,規模和競爭力都處於服裝行業前列。但是總體來說,盈利能力還是太低。品牌沒有規模。
二.中國服裝業發展的困惑
(一)日益增大的庫存壓力
有人說:如果現在中國所有的服裝企業都停產,中國人不用擔心沒有衣穿。現在各企業所有的庫存加起來還都夠在市面上賣個兩年的。服裝企業做大了,往往是伴隨著倉庫急劇增大的代價。企業的銷售翻了好幾倍,帳上的現金卻沒見增長多少。難怪很多老闆說,自己辛苦一年賺來的,都跑倉庫里去了。由於服裝季節性明顯,且服裝產品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庫存問題成為最令服裝企業頭痛的問題之一。
企業的庫存表面是產能過剩造成的,實際上並非如此。
從市場需求角度來看,中國幅員遼闊,經濟發展極其不均衡,需求呈現多樣化,對消費者尤其是對不同等級市場需求特點的研究是服裝行業比較欠缺的,這樣就造成企業無法將自己的產品精確的或者有針對性的投放到這些需求者的市場上去。一方面是大量的庫存,一方面是服裝消費嚴重落後。在中國,即使在一個城市中,市區和郊縣的消費滿足程度就存在相當的不同,城市消費過度,而在三類以下的城市卻相對處於消費熱點匱乏的狀態,超級女生作為一種消費熱點,最大的消費地不是在沿海,反而在四川。服裝企業缺少抓住市場熱點的能力,因此無法做到快速建立品牌規模的能力。市場經驗的局限和研究的虧欠導致相當多的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行不成市場轉化能力。渠道已然成為服裝企業的制約短板。
從企業經營的導向上來看,中國的服裝企業普遍沒有一種行業地位佔位的意識和行為,企業經營主要還是從純製造的角度來設計的,資源配置也是這樣的,從自身的角度來設計的產品是不是消費者所需要的?另外,企業可能對廣告、傳播、裁剪款式、生產管理比較在行,但是對市場上的銷售環節就顯的力不從心了,尤其是沒有適合中國國情的業務發展戰略,沒有戰略就沒有目標,生產多少肯定是不知道的,在產能的壓力下,肯定要形成庫存。
(二)缺乏自主的設計風格
服裝設計是中國服裝企業普遍的軟肋。中國服裝設計水準還遠較國際上落後,中國還沒有誕生具有世界影響的服裝設計師。眾多企業還是以抄襲仿版為主,這樣很難形成自己的產品風格。國內的服裝企業缺乏完善的設計師培養機制,而很多有才華的設計師則更習慣自己創品牌或開設計工作室創業,而不願意在企業發揮才華,使得中國的服裝設計水準很難提升到一個新台階,國際主流時裝周上甚至根本看不到中國設計師的身影。
因此,紡織服裝行業要想在今後獲得更大的發展,就必須加快技術進步(但不一定是最先進的技術),用信息技術武裝自己(關鍵是快和靈活的反應與應用),實現產業升級(主要是從純製造型企業往市場導向型企業發展)。重視流行信息的作用已經成為推動服裝產業時尚化的重要措施,日本和韓國靠美國的二手信息也都在汽車行業建立了自己的全球品牌。時尚品牌上升初期,無一例外不是從外觀設計等次要的外在的非技術核心的部分開始的。
(三)行業專業人才匱乏
深入過服裝行業的人才會清楚的意識到,服裝行業整體人才隊伍(生產管理、設計、營銷、廣告等)非常貧乏。因為服裝行業多屬民營企業,很多是從夫妻店起步,家族企業色彩往往比較濃厚,很多企業的戰略現狀不能給人才提供寬闊的舞台,因而吸引不了人才加盟,即使加盟了也留不住人才。在一個以人為本的知識經濟年代,缺乏專才,對服裝行業的發展影響絕對是巨大的。
從服裝企業內部來看,人才將一直是困擾經營的問題之一,時尚性質決定服裝企業的人才使用機制是高度流動性的,綜觀世界知名服飾公司,其設計與生產總是處於地理上的分離狀態,生產走的是人力成本集約型路線,而設計走的是智慧經營的路線,這兩者之間必然存在一些矛盾的地方。
設計源於生活,至少要相應的生活場景支持。
因此,需要對設計和生產進行辦公分離,而那些達不到原創資源支持的企業,就不要去想原創的事情,乾脆就做一個徹底的跟隨與模仿者,走快批模式,結合對渠道的整合,把類似沃爾瑪的大賣場經營理念移植到傳統的渠道經營過程中,以滿足中國中層以下的階層的時尚生活為主,這樣就可以在人力戰略上與企業的經營戰略相適應,中國中產以下的階層在2010年的消費升級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因此,不要去擠獨木橋。
現在已經走在原創道路上的企業,就要審視自己了:到底有沒有能力去滿足中國快速成長起來的中產階級的服飾消費能力,中國到2010年非實用的奢侈品的消費人群將達到2.5億,在全球化狀態下生存起來的中產階級有自己的品牌消費理念,因此,不但需要純粹的設計人員,還要相應的市場與消費趨勢研究部門,還有市場營運部門,這是一個強大的品牌機器,要做就做最好,結合自身的經營實踐,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對人力價值差距很大的設計和生產進行地域分離。時尚是成本很高的經營戰略,要創造條件去滿足時尚人力所需要的工作、生活、交際、提升等的環境。
對於絕大多數企業來說,人力總會是今後一段時間內的發展掣肘因素,企業需要的是明確自身的發展戰略,然後去進行相應的人類配置,否則,企業即使花高費用找到頂尖設計英雄,也不會留住,經營戰略不解決,就是對自己的資源現實認識不清楚,因此,根本無法承載品牌之重:總感覺差一口氣,就是說的這樣的情況。
❻ 在哪裡可以查到2009年中國服裝產業發展情況,尤其是旗袍進出口的數據啊
vcb 大范甘迪特日日日日日日熱點的當地人聽歌鵝鵝鵝鵝鵝鵝鵝鵝鵝鵝鵝鵝鵝鵝鵝鵝鵝鵝鵝鵝鵝哥哥哥哥聽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惹鵝鵝鵝鵝鵝鵝鵝鵝鵝餓厄爾突然探討探討探討探討探討探討吞吞吐吐吞吞吐吐天天太熱日日日日日惹他天天天太熱鵝鵝鵝鵝鵝鵝鵝鵝鵝鵝鵝鵝鵝鵝鵝鵝鵝鵝鵝鵝鵝餓餓探討探討探討探討探討探討探討探討探討探討探討探討染頭發反反復復販夫販婦鳳飛飛放放風放放風豐富販夫販婦方法發如糞土發vce任汝芬
❼ 中國目前服裝品牌數量
DRP6.0服飾分銷管理系統簡介:
是一套專業管理品牌服飾公司的物流系統,業務范圍包括:公司與供應商之間的業務管理,包括成品采購、采購進貨、次品退貨、與供應商之間的往來款管理等;總倉與分倉及專賣店之間的業務管理,包括補貨、發貨、退貨、銷售、盤點等;公司與總代理之間的業務管理,包括訂貨、補貨、配貨、銷售、退貨及與客戶之間的往來款管理等;公司與加盟商之間的業務管理,包括訂貨、補貨、配貨、銷售、退貨及與客戶之間的往來款管理等;公司與批發客之間的業務管理包括補貨、配貨、銷售、退貨及與客戶之間的往來款管理等。
DRP6.0系統架構圖
DRP6.0的功能及優勢
序號 好幫手軟體功能
解決企業實際問題
1
可自定義的出貨類型,不同出貨類型可支持不同折扣及換貨率
不同出貨類型的折扣不同 (加盟客戶)
2
可支持價格政策,對客戶折扣預先設定,並支持不同出貨種類的價格政策、支持,客戶、客戶+款、客戶+款+色、客戶+款+色+碼,客戶+貨品類別等等多種組合價格政策
同一客戶同一貨品在不同時間的出貨價格及折扣不同
3
支持貨品多次調價管理
可以對價格經常變更,而且可以了解價格變更的歷史
4
銷售出貨必須在配貨單(出貨通知單)的范圍之內
對倉庫物流的控制,防止配貨為S碼出貨為M碼的情況
5
訂貨出貨的跟蹤,保證客戶出貨不超發
清晰掌握客戶的訂貨數,出貨數,欠貨數以及庫存數
6
銷售退貨單必須在通貨申請單范圍之內
有效解決客戶退貨不按規則退貨,人手難控制的問題
7
盤點調整庫存時自動檢驗未審核單據,杜絕盤點後庫存不準的情況
解決盤點後庫存仍然不準的情況
8
支持出貨裝箱單
出貨時可按箱出貨,方便收貨人核對收貨箱數及明細
9
出貨可支持多人同時出(不清楚)張單
出貨量大時,可以多人同時出一批貨,解決掃描出貨慢的問題
10
支持及時收貨及在途貨品管理
根據店鋪在本地還是異地的情況進行選擇是否要採用在途管理
11
盤點單錄入支持子單錄入、可進行多人同時盤點,多人同時錄單
在盤點時可以多個人同時盤點貨品,即可分類匯總,也可總匯總
12
支持不等長條碼
企業在運作多年後發現條碼不夠需要加長或一個企業經常多個品牌但規則及長度都不相同
13
支持二維輸入及二維輸出,尺碼多達20個及10種尺碼類型的支持
對持服鉓企業常用的二維輸入及輸出
14
店鋪屬性不斷增加(虛擬結構)
可以不經過開發而對店鋪的屬性可以無限制的增加以達到分析的目的
15
貨品屬性不斷增加(虛擬結構)
可以不經過開發而對貨品的屬性可以無限制的增加以達到分析的目的
16
月結後自動封帳,不允許再修改或增加單據
控制月結後擅自修改或增加單據,造成剛對完的帳又不準的情況
17
支持離線式庫存及銷售分析
滿足一些經常出差在外的人員在途中查看或分析數據的要求
18
自定義的報表查詢系統,擁有完整的報表系統
提供了服飾企業常用的分析報表,同時也可以自定義報表來完成報表的擴充
19
本季貨品本季退,低折扣先退,有補貨則不與退等多種退貨規則
提供了常用的退貨規則,使退貨的審核變得更加輕松
產品發展歷程
產品名稱 開發時間
開發人數
客戶數
技術進步
Drp 1.0
1998-1999
1
4
採用WINDOWS平台 Visual FoxPro 3.0 (第一套採用Windows 平台開發的服裝管理軟體
drp2.0
1999-2001
1
20
採用Visual Foxpro 6.0 + MsSql 7.0
第一套採用大型數據開發的服務管理軟體
drp3.0
2002-2003
2
40
採用Visual Basic 6.0 + MsSql 2000
drp5.0
2004-2006
4
120
採用Visual Basic 6.0 + MsSql 2000 首次引入了All In One 的設計理念,使專業軟體易用性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Drp6.0
2006-
5
500(目標)
採用 Visual Basic6.0 +C# .net 2.0 + MsSql 2000 採用Microsoft 最先進的Dot Net 技術打造的先進的管理平台,並進一步的All In One 的設計理念進行了完善
❽ 中國服裝的產量和金額(2003年---2007年)
廠家要佔領市場,須讓兒童、家長在消費心理習慣上兩相兼顧。
近年來,我國食品工業和市場發展迅速,目前食品工業總產值在全國工業中的比重已上升為第一位(據《IMI2000年消費行為年鑒》)。隨著國民家庭收入的增加和消費需求的提高,兒童及家長對兒童飲食的關注重點發生著顯著的變化。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兒童及家長在消費兒童食品時的消費心理和行為的變化,誇克(中國)顧問市場研究公司對此進行了系列的調查和深入的分析。
調查背景資料及市場潛力分析
誇克(中國)顧問市場研究公司於2000年8~9月在北京、上海、廣州、沈陽、濟南、長沙、成都、西安、浙江湖州、安徽蕪湖、山西運城等11城市展開此項調研。由於本次研究所具有的樣本的特殊性,使得研究時在一戶城市家庭需要訪問兩個樣本,即孩子樣本和成年家庭成員樣本。誇克公司對孩子年齡在6歲以下的家庭,訪問其成年家庭成員;對孩子年齡在7~12歲的家庭,則訪問家庭中的孩子。此次調研全部樣本量為4048個,採取入戶訪問的方式;同時每個城市還附帶進行對孩子樣本的7類食品(糖果、果凍、蜜餞等)的口味測試;在上海、廣州、湖州、山西運城等地還進行每城市67個商店的樣本調查。
調查中發現,在城鎮居民消費結構中,食品類排在第一位,達到44.5%,其他依次為:日用品及其他類35%,衣著類11.1%,居住類9.4%。可見,食品消費在居民消費中所佔比例很大。中國有3億左右的少年兒童,每年新生兒有1342萬人,通過調查發現(本次調查的少年兒童年齡在3~12歲間),上海、浙江、廣東等經濟發達地區城鎮小孩的家庭年平均零食消費額為1400元左右,因而兒童食品的市場潛力實在很大!
購買決策者不單一,消費心理、行為及購買習慣區別大
孩子重包裝,家長重營養
少年兒童食品市場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市場,產品的目標消費群是少年兒童,但是家庭的父母親是消費過程中的參與者,有時是決策者。在調查中,0~6歲的孩子零食購買決策80 %由家長決定,但6~14歲小孩70%自己決定購買,因此產品的目標消費群就有兩個:孩子和家長。這兩者的消費心理差異性較大,圖一、圖二所示,孩子們認為「產品包裝」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其他小朋友在吃」,由此可見兒童消費是一種典型的感性消費;而家長屬於理性消費,他們則認為「產品是否有營養」是購買時考慮的最重要因素。
最常購買地點:生活區或學校附近的雜貨點
從圖三看出:消費者最常購買兒童食品的地點以「生活區/學校附近的雜貨點」為主,累計佔80%以上;超市、自選商場居第三位置,為17%。在日常生活中,兒童消費者通過各種渠道得到產品信息,希望迅速得到實現,學校周圍的雜貨店便成為其最迅速的實現地點;對於沒有購買決策權(能力)的兒童,回家以後,在家長的帶領下,即在生活區周圍的雜貨店得到滿足;至於超市和自選商場,從數據分析來看,主要是在家長和孩子一起購物時的附帶消費。
在此次研究中,誇克公司還對以上購物場所作了簡單調查,從難易程度及費用上看,學校附近的雜貨店最方便和省錢,生活區附近次之,超市和自選商場成本較高並比較難以進入。
兒童食品種類、規格單一,口味少,包裝陳舊,因而留下很多的市場空白點
此次研究中發現,目前在兒童食品市場有營養性食品、功能性食品等等,但產品種類和規格比較單一,產品口味選擇較少,包裝陳舊。以汽水市場為例,現在市場中產品大多數以水果類為主,口味以甜味為主;但在誇克公司進行的糖果、果凍類產品口味測試中,60%消費者不喜歡太甜,而是喜歡略帶酸味,同時有些消費者希望產品中含鈣、維生素、鋅等營養成分。因而,市場的空白點還很多。
對廠家的促銷建議
最大限度吸引孩子好奇心,最大程度讓家長對營養和衛生放心
由圖一、圖二中分析得出兒童消費心理是一種「感性消費」,孩子們認為產品包裝最重要;而家長屬於理性消費,他們認為「產品是否有營養」是購買時考慮的最重要因素。結合兩種不同的消費者心理和行為,我們可以對產品開發做如下整合:
1.對兒童來說產品包裝非常重要,因此可以在產品的外觀、包裝設計和顏色圖案等方面深下功夫,突出「新奇」,以吸引孩子注意力,例如將產品形狀設計成各種動物或小孩的智力玩具,包裝上採用卡通人物等等,爭取最大限度吸引孩子的好奇心。
2.對家長來說,產品是否具有營養最重要,所以在產品中要加入一些維生素、鈣、鋅等元素,同時加重產品營養的宣傳,詳細說明產品中含有的營養成分;同時,在產品包裝上要顯示出非常干凈衛生。
3.在產品口味上,不要純甜,添加一點酸味,或者是添加一些水果原體。
廣告促銷既迎合家長的理性消費,又不忽視兒童感性心理
1.中國企業的廣告存在「非左即右」的問題,兒童食品企業也是如此,要不就是簡單的功能闡述,要不就是純粹的精神訴求。廣告主要是針對家長的,在針對家長的廣告和促銷方面,要依據家長「理性消費,非常關注產品營養性」的消費心理特點,在產品訴求方面,強調「有營養」,這一點在嬰幼兒奶粉廣告中應用較多。但有些廣告不知所雲,產品訴求模糊,一味強調孩子高興,母親自豪,因而無法打動消費者。
因此,廣告要善於抓住家長的消費心理,訴求點清晰明確,突出營養、衛生、高品質的產品形象。
2.兒童的消費特點是「感性、從眾」。對於新奇的,旁人沒有發現的東西,只要好玩,就馬上會傳遍整個城市;別的小朋友有什麼好吃的,自己也要有;別的小朋友在談論什麼話題,自己也決不能落伍。浙江「農夫山泉」曾經推出的小瓶裝「對對碰」,在包裝上標上十二生肖及其對應性格等內容,在其經典的廣告配合下,在廣大的中小學校內收集、談論農夫山泉「對對碰」已經成為當時的時尚。
所以,在兒童食品廣告和促銷方面,廠家應牢牢地抓住兒童心理特點來進行策劃,充分利用孩子的從眾心理和追求新奇的特點,通過某些手段,使自己的產品成為兒童業餘生活的時尚話題、道具。
對廠家的產品開發建議
在本次研究中,誇克站在行業研究的高度,站在宏觀和發展的角度對兒童食品市場的發展進行研究分析,除了以上一些發現外,誇克公司還希望能就以下一些話題和廣大企業界人士探討,以揭示中國未來兒童食品發展方面的重要問題。
1. 兒童食品不僅僅是吃,而且還包括娛樂、智力開發等附加值,兒童食品營銷要朝引導「兒童時尚」的高度發展。
2. 開發綠色環保食品,不僅僅具有經濟效益,而且具有社會效益,能教育和培養下一代環保意識。
3. 需要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進行兒童食品深加工,不能停留在初級原始產品加工上。
4. 由於兒童食品給予消費者「營養、衛生」等觀念,兒童食品可以向青年和老年人的食品領域進行滲透,比如果凍食品等。
5. 及時了解和跟蹤兒童及青少年生活形態,因為了解「新新人類」對企業制定營銷策略越來越重要,他們正逐漸成為時尚的追隨者。
誇克(中國)顧問市場研究公司
❾ 在哪裡可以查到近二十年中國經濟發展主要數據
國家統計局的官網上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