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童裝大數據
㈠ 童裝市場前景好嗎
孩子的錢,永遠是來最好源掙的了,童裝市場同樣適用,但是產品類型看你具體做什麼了
建議走H&M路線,3流的質量,2流的包裝,1流的形象
意思就是產品不求出彩,但是包裝要牛逼,形象要和別的品牌做出區隔。
產品區隔華,還有市場包裝上有戲劇化獨特銷售主張,一般會成功的。
當然如果LZ是雅寶路路線,請無視我的廢話
㈡ 最新的童裝執行標准
作為國內第一部專門針對嬰童紡織產品的強制性標准,新標准充分吸收並借鑒了發達國家有關嬰童紡織產品安全性的技術法規要求,其嚴格程度已經超越了發達國家標准。依據新執行標准,童裝將按年齡分為嬰幼兒紡織產品和兒童紡織產品。在產品標識方面,將童裝安全技術分為A、B、C類,A類最佳,B類次之,C類是基本要求。其中,嬰幼兒紡織產品應符合A類要求;直接接觸皮膚的兒童紡織產品至少應符合B類要求;非直接接觸皮膚的兒童紡織產品至少應符合C類要求。未來,除了所有童裝應在使用說明上標明安全類別外,嬰幼兒紡織產品還應加註「嬰幼兒用品」標識。
在化學安全要求方面,標准增加了6種增塑劑和鉛、鎘2種重金屬的限量要求;在機械安全方面,標准對童裝頭頸、肩部、腰部等不同部位繩帶做出詳細規定,要求嬰幼兒及7歲以下兒童服裝頭頸部不允許存在任何繩帶;標准對紡織附件也作出了規定,要求附件應具有一定的抗拉強力,且不應存在銳利尖端和邊緣;另外還增加了燃燒性能要求。
㈢ 現在做兒童服裝批發有前景嗎
衣服這些都是必需品,而且小孩子長身體快又喜歡玩對衣服的損耗是很大的,兒童服裝批發市場是很大的,但是競爭也相應的比較多,前景是肯定有的,但是能不能賺錢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㈣ 童裝市場怎麼開闊
童裝行業發展方向分析 線上線下渠道融合成必然趨勢
童裝行業基本概況
兒童服裝簡稱童裝,指適合兒童穿著的服裝。童裝按年齡段可以細分為嬰兒裝、幼兒裝、小童裝、中童裝、大童裝、少年裝等。當前,我國嬰兒裝、幼兒裝、小童裝和中童裝發展已初具規模,產業層次分明,細分行業擁有各自的領軍企業,品牌數量相對較多,競爭較為激烈。
嬰兒潮推動
截止至2017年末,我國0-15歲人口為24719萬人,占總人口比重17.8%,同比增長1.15%.
中國童裝市場規模分析預測
2015年末我國0-15歲的人口約2.42億人,童裝是嬰童消費主要產品。隨著二胎開放和消費升級,未來中國童裝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且保持著較高的增長率。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高端童裝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童裝市場規模約為1164億元,2013年我國人均童裝消費金額僅為13.8美元,遠遠低於日本(66.3美元)、美國(90.7美元)與英國(137.2美元)市場消費情況,我國童裝市場仍存在較大的成長空間。預計到2018年童裝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660億元。
童裝行業市場集中度走勢分析
我國童裝行業集中度逐漸提升,龍頭競爭優勢凸顯。2017年,我國童裝品牌CR5、CR10分別為8.5%、14.9%,較 2012
年分別提升2.1pct、3.5pct,集中度穩步提升。其中巴拉巴拉一枝獨秀,2017年市佔率達5%,相比於2012年提升2pct,與其他品牌的差距進一步拉大。2017年,Adidas
Kids、小豬班納、安奈兒、嗒嘀嗒分別以1.1%、0.8%、0.8%、0.8%的市佔率位列2-5 名,相比於2012年,除Adidas 市佔率提升0.4pct
外,小豬班納、安奈兒、滴答滴12-17年間市佔率皆下降0.1pct。
2018年Q1童裝行業各品牌銷售額統計分析
在2018年Q1童裝行業銷售額排行榜TOP10中,排名第一的是巴拉巴拉,2018年第一季度銷售額為2.58億元,同比增長68%,銷量為271萬件,件單價為95元,同比下降3%;排名第二的是DAVE&BELLA,第一季度銷售額為1.30億元,銷售額同比增長118%,銷量為119萬件,件單價為110元;南極人排名第三,2018年第一季度銷售額為1.16億元,同比增長145%,銷量為283萬件,件單價為41元,同比增長12%。
時尚潮牌大受歡迎的同時注重童真性
時尚需要從小培養。這是很多商家提出的口號。80後、90後父母占市場消費主體,其時尚化、個性化的需求,以及對健康舒適意識的增強對童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童裝中設計元素與時尚趨勢結合,各種時尚元素也將被拿來組合運用。設計師品牌、童裝雜志等必將應運而生。童裝在設計上緊跟潮流趨勢的同時,使兒童看起來跟小大人一樣,豹紋、高腰、蕾絲等大量運用使孩子們失去了該有的童真感。在未來的設計中,應強調童趣,考慮到孩子的生理、心理。重返童真、尋找童趣可能是設計發展的趨勢。
智能科技將大量運用到童裝行業
近年來,在大數據、物聯網、技術創新等的影響下,智能可穿戴設備從手環、手錶延伸到智能服裝。縱觀國內外,各種不同功能的智能服裝先後推出,能搜集身體指標的生物技術襯衫、變色T恤、可充電牛仔褲,可吸汗、恆溫運動服……智能科技化將是童裝行業的一個亮點。另外,科技的發展,使許多高科技的綠色環保材料逐漸登陸市場,吸汗、透氣、無刺激性、甲醛含量少成為童裝市場主流。
童裝走向高級定製
童裝的消費主體是父母,父母自己接受服裝定製,也會接受孩子的衣服定製。童裝定製較成衣更張揚個性,獨一無二,也更能滿足對舒適、合體著裝的要求。
線上線下渠道融合成必然趨勢
互聯網流量紅利已漸漸消失,電商運營成本增加,線上銷售業績增長放緩,單一網路渠道發展的增量空間有限,線上線下融合布局全渠道發展已是必然趨勢。線下消費體驗和線上購物便利將成為童裝新零售方向。
㈤ 現在做童裝怎麼樣
2020年有望突破2000億元,童裝市場迎來爆發元年,
奧運會休閑運動裝更流行!線上線下結合更好做哈。
㈥ 2018年中國銷量前十名的童裝品牌
東莞市兔仔嘜服飾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設計開發、生產、經營銷售於一體的童裝服飾企業。
...
屬下知名品牌"非常免仔嘜"秉承義大利及南韓童服工藝和風格,產品品位獨具、
㈦ 童裝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據權威機構統計表明,中國高端童裝市場規模擴張速度快於整個童裝市場,並且二胎政策的開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童裝行業的需求。通過從供給端與需求端對高端童裝行業進行分析發現:中國高端童裝製造行業的每年新增的企業數量十分可觀,這為市場提供了足夠的商品;中國兒童人均童裝消費金額也在逐年增加,並且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父母願意消費高端童裝,這一趨勢從高端童裝在童裝行業越來越高的佔比可以看出。
童裝與高端童裝行業當前市場規模及增速理想
根據Euromonitor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2019年中國童裝市場規模增長,增長率呈波動上升。在2019年中國童裝市場規模達到2391.5億元,同比增長了14.6%。
——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服裝行業產銷需求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㈧ 今年的童裝行業前景怎麼樣優選優品童裝
相對於男裝、女裝和運動裝等成熟細分市場,中國兒童鞋服行業仍處於增長較快的成長期,是服裝行業的熱門細分賽道。而目前,盡管無品牌兒童鞋服仍占據市場主導地位,但隨著居民對兒童鞋服消費品質、安全性要求的提高以及消費能力的提升,未來兒童鞋服品牌化消費需求將日趨旺盛。
兒童鞋服行業仍處於成長期,規模增速亮眼
作為滿足人們「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的傳統行業,鞋服市場受經濟增速回落影響,增長速度放緩,而得益於人口結構的變化、消費升級等因素,兒童鞋服市場成為這一片紅海中位數不多的機會細分市場。總體來看,對標國外成熟市場,中國兒童鞋服市場仍處於成長期,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從行業規模來看,2012年至今,中國兒童鞋服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2-2017年全國兒童鞋服行業整體零售額年均復合增速高達10.9%,2018年達到了2615億元。而得益於「二胎」政策促使消費群體人口增加、消費升級、品牌滲透率加大等利好因素影響,預計未來幾年兒童鞋服行業還將加速擴張,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突破4000億。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高端童裝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㈨ 2018年大數據的新要求
大數據(big
data),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體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大數據的5V特點(IBM提出):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樣)、Value(低價值密度)、Veracity(真實性)
㈩ 今年的童裝市場前景怎麼樣
——原標題:2019年中國童裝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二胎+新一輪消費升級推動需求釋放
童裝市場增長勢頭強勁
「感覺小孩的服裝比大人的還要貴,但該買的還是要買。」日前,在烏魯木齊市時代廣場挑選童裝的市民劉女士感慨地說,「價錢不是首先考慮的,面料、款式等才是首選。」
我國的童裝行業發展的較遲,但近年來,隨著二孩政策放開以及人們消費水平的提升,品牌童裝企業更是迎來了發展的機遇。
自2008年開始,我國童裝行業保持持續高速增長態勢。受益於我國消費升級與二胎政策紅利。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高端童裝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童裝行業市場規模已達722億元,並呈現出逐年增長態勢,2012年中國童裝行業市場規模首次突破千億元,截止至2017年中國童裝行業市場規模增速更是創下近六年來新高,市場規模達到了1796億元,同比增長14.3%。初步測算2018年中國童裝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達到2058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4.6%。
2008-2018年中國童裝行業市場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備註:2010年市場規模增速為10.5%)
童裝消費需求進一步釋放
「六一前夕銷量特別好,很多款式都賣斷貨了。」烏魯木齊市時代廣場一家童裝專賣店的促銷員告訴記者,「接下來暑期又快到了,應該又會迎來銷售高峰,這幾天我們門店在忙著補充貨品,還將推出不少促銷活動。」
「原來大家並不看好童裝,從事該行業的人也不多。之前增長可能在20%左右,從2016年開始,增長速度相當快,到今年年底,我們的增長量應該會達到50%。」福建晉江專業從事童裝生產的一家服裝企業負責人陳明表示。
近年來,我國童裝行業實現快速增長,鼓勵生育政策使童裝消費需求進一步釋放。2017年中國童裝市場零售規模達1597億元,同比增長9.76%,近五年復合增速8.23%,而整體服裝行業零售規模2017年同比增長僅1.36%,童裝零售額增速明顯高於整體服裝市場。
「二胎政策的放開,讓市場的規模進一步增大,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遇。」陳明說。
有數據顯示,近年來,兒童業在購物中心所佔的比重從2012年的8%已提升至2017的20%。2013年獨生子女政策開放二胎後,2014年中國新生兒出生率開始回升,隨著鼓勵生育政策的不斷推行,未來新生兒數量有望進一步增加,童裝消費需求將進一步釋放。
「小孩子身體長得比較快,大多衣服只能穿上一季,就穿不下了。」采訪中,大部分家長表示,童裝消費相比成人服裝具有替換頻次高的特點。
從投資者關注的業績來看,童裝板塊相關上市公司股價表現較好。近期A股市場上涉及童裝的上市企業相繼發布了2019年一季報。其中,安奈兒2019年一季報凈利潤4692.88萬元,同比增長30.01%;起步股份2019年一季報凈利潤4660.85萬元,同比增長47.63%;森馬服飾2019年一季報凈利潤3.47億元,同比增長11.6%。
新一輪消費升級推動品牌化發展
「價格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質量和款式。」采訪中,不少家長都持這樣的觀點。
據了解,80後、90後的年輕一代父母逐漸成為童裝消費的主力軍,他們對童裝的面料、設計等都更為注重。新的消費觀念不僅促進童裝消費規模的快速增長,也對生活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過去幾年童裝產品同質化、消費場景單一化的現象比較普遍。但隨著90後進入婚育高峰期,有著更高審美要求的年輕父母們,對童裝有了更多不同場景的需求。」陳明說,新一輪的消費升級,對童裝生產企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挑戰,必須抓住消費趨勢的變化,加大研發設計的力度,讓童裝的風格更具場景化。
福建一家童裝生產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2015年之前大量的三四線城市以下的消費者市場,對於童裝的購買都是去輕紡市場、服裝市場來完成的。但在這幾年,對品牌的要求更高了。
在互聯網時代,網上購買衣服已經成為很多人的選擇,服裝商場也變得冷清。但記者在烏魯木齊多個商超走訪發現,童裝銷售處人流量都比較多,特別是一些品牌童裝,前來試衣服的小孩子更多。
據了解,對童裝市場而言,具有綜合消費體驗的購物中心是童裝銷售的重要渠道,「讓孩子在購買過程中享受體驗的快樂感覺,特別穿上新衣服的新鮮感是無比快樂的。」烏魯木齊市民主路上一家商超的負責人表示。
正是看到童裝的發展前景,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服裝品牌開始進軍童裝市場。目前,中國童裝行業角逐者主要來自浙江、福建、廣東,約20多個童裝品牌。
高端童裝行業有待發展
據了解,童裝市場的受眾主要是0~16歲年齡段人群,按價格劃分為高端、中端和低端市場。我國童裝行業起步較晚,目前正處於成長階段,具有市場需求增長迅速、成長空間加大等特點。但是真正意義上的國產品牌尚沒有形成,高端市場長期由國際品牌主導,國內缺乏知名大牌。
「童裝企業的規模普遍不大,貼牌、雜牌、無牌工廠仍然較多,以及童裝企業的設計人員嚴重缺乏,企業之間的同質化競爭比較嚴重等一系列問題。」陳明表示,「傳統童裝品牌面臨著不小的壓力,不少成人品牌延伸到童裝領域,成人品牌的童裝業務來勢洶洶,童裝品牌受到不小的沖擊。」
在浙江省湖州市織里鎮,聚集了近1.3萬家童裝生產企業、7000餘家童裝電商企業。從最開始只供線下渠道到藉助淘寶等電商渠道,2017年,織里童裝的線上銷售額高達70億元。在青島,即墨區政府此前宣布,該區將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共建世界級童裝產業集群先行區,爭取用5~10年時間,將即墨打造成全國首個世界級童裝產業集群。
中國童裝市場的集中程度遠遠小於英美等其他發達國家,仍有較高的增長空間。童裝市場份額呈現分散化特徵,單個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和競爭力有限。中投顧問的報告顯示,國內童裝前十品牌的市場佔有率總和為11.3%。
這也給了中小企業一些競爭機會。「高端童裝行業還沒有形成強勢領導品牌,市場集中度比較低,童裝行業已然成為我國服裝業的最後一塊蛋糕,誰都有可能成為童裝市場的領導者。」前瞻產業研究院在報告中分析。
「童裝的最終購買決策者歸根結底並不是孩子本身,而是他們的父母。父母的個性化審美也會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穿什麼往往會彰顯家庭品位。因此,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不再對性價比敏感,而是更看重品牌、設計感和個性化。」業內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