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鑽石庫珠寶介紹
『壹』 在俄羅斯買的一枚鑽石戒指(紫金指環) 不懂俄文也不懂珠寶,所以希望有懂行的老師幫我看一下它的品牌是
圖片太小了
看不清什麼,看樣子就是個旅遊紀念品吧
『貳』 俄羅斯鑽石
俄羅斯鑽石的品質也很好,在北極圈雅庫特就是產鑽石和黃金的地方。如果真是俄羅斯鑽石,鑒定不鑒定意義不大。你可以先到珠寶店問問,然後再找人鑒定。
以下為轉自網路鑽石網路:俄羅斯的鑽石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亞中部雅庫特地區,該區找到有一百多個含金剛石金伯利岩筒,1988年,俄羅斯在靠近歐洲附近又找到新的鑽石礦。目前,俄羅斯鑽石產量在1200萬克拉左右,一半為寶石級。多年來俄羅斯形成了獨立的鑽石開采加工銷售體系,其鑽石數量大、質量優、均勻性好,在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鏈接http://ke..com/view/3467.htm
『叄』 俄羅斯什麼寶石最出名
俄羅斯金剛石和黃金聞最出名。
1、烏拉爾山有祖母綠、翡翠、海藍寶石、綠柱石、水晶等。
2、歐洲有琥珀、紫晶、黃玉、金綠寶石等。在俄羅斯有玉髓結核等。
3、西伯利亞有瑪瑙、鑽石、紫晶等。
4、在遠東有歐泊。在克茲庫斯坦有螢石、翡翠、孔雀石等。在中亞有綠松石、玉髓等。
5、在帕米爾地區有紅寶石、方柱石、電氣石等。
6、在亞美尼亞和喬治亞有瑪瑙、綠松石等。俄羅斯還有獨一無二的恰拉石。
(3)俄羅斯鑽石庫珠寶介紹擴展閱讀
寶石多為單礦物晶體,透明者加工成刻面,半透明至不透明者常加工成素身飾品,後者部分具星光和貓眼效應。
鑽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金綠貓眼為舉世公認的五大珍貴寶石,具保值和收藏價值,其餘屬中低檔寶石。現代寶石學最新根據寶石的用途將寶石分為三個類別,它們分別是:彩色寶石、鑽石和玉石。
『肆』 評價 俄羅斯鑽石怎麼樣
立方氧化鋯又名蘇聯石,天然立方氧化鋯罕見,一般為人工合成。
立方氧化鋯最早由蘇聯人研製成功,故名蘇聯石。亦被稱作「方晶鋯石」或「蘇聯鑽」, 是二氧化鋯晶體的一種。氧化鋯天然存在時大部份為單斜晶體,主要以礦物「斜鋯石」存在。以立方單晶體存在的氧化鋯在天然中極為罕有,但現時經常以人工方法合成,被廣泛用作鑽石的代替品。
看最後一句你就知道不是什麼值錢貨色
『伍』 俄羅斯鑽石庫的著名藏品
彼得大帝在自己居住的聖·彼得堡東宮內修建了一座神秘建築物,所有收集到的珠寶都被珍藏在裡面,世人稱之為鑽石庫。彼得大帝之後,最痴迷於收集珠寶的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如果世界上每個女人都愛鑽石,那麼最愛鑽石的女人就是葉卡捷琳娜二世。她對鑽石的痴迷程度幾近瘋狂,每天都佩帶價值連城的鑽飾,而且花樣經常翻新。她對鑽石切割和鑲嵌的工藝要求極高,俄國歷史上最出色的鑽石切割專家就是在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出現的。曾經有個皇宮衛士壯著膽子稱贊女皇的鑽飾漂亮,他就被陞官至侍衛總管。大小官員於是都把進獻鑽石當成最直接的陞官途徑。一次女皇過生日,結果在收到的上萬件生日禮物中有超過一半是鑽石。女皇的鑽石不僅鑲嵌成首飾,就連她日常用的東西都要鑲滿鑽石。她有一本17世紀的《聖經》,銀制的封面上就鑲嵌了3017顆鑽石。
在幾代皇室不停收集下,俄國的鑽石庫成為珍貴鑽石最集中的地方,其中光世界前10位的大鑽石就有3顆。 最出名的是「奧爾洛夫」鑽石,這是目前世界第三大鑽石,重189.62克拉。17世紀初,在印度戈爾康達的鑽石砂礦中發現一粒重309克拉的鑽石原石,根據當時印度國王的旨意,一位鑽石加工專家擬把它加工成玫瑰花模樣,但未能如願,使重量損失不少(僅磨出189.62克拉)。這顆美妙絕倫的鑽石後來做了印度塞林伽神廟中婆羅門神像的眼珠。
1739年,印度被波斯國王攻佔之後,這顆鑽石又被裝飾在波斯國王寶座之上。之後鑽石被盜,落入一位亞美尼亞人手中。1767年,亞美尼亞人把鑽石存入了阿姆斯特丹一家銀行。1772年鑽石又被轉手賣給了俄國御前珠寶匠伊萬。伊萬於1773年以40萬盧布的價格又把鑽石賣給了奧爾洛夫伯爵。同年,奧爾洛夫伯爵把鑽石命名為「奧爾洛夫」,並把它奉獻給葉卡捷琳娜二世作為她命名日的禮物。爾後「奧爾洛夫」被焊進一隻雕花純銀座里,鑲在了俄羅斯權杖頂端,被用來裝飾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權杖 。有著傳奇經歷的鑽飾使權杖的威嚴令人震懾,「奧爾洛夫」成為鑽石庫中最重要的藏品之一。 二戰時,俄國也流失了相當一部分珍寶,其中有號稱「天字第一號珠寶盒」的琥珀大廳。1711年,普魯士國王弗雷德里克一世下令建造一個琥珀室。琥珀室呈方形,佔地約200平方米,共用了6噸琥珀,上面飾滿了鑽石、綠寶石和紅寶石。它的價值不僅表現在財富的驚人集中,而且還是一件巴洛克藝術的傑作。5年後,弗雷德里克一世的兒子威廉一世皇帝為了慶祝普魯士與俄國結盟,將琥珀室送給彼得大帝,彼得大帝將琥珀室收入鑽石庫。18世紀中葉,葉卡捷琳娜二世命令工匠對這座大廳進行裝修,琥珀室成為一個富麗堂皇的大廳,變成了琥珀廳。1770年修飾最終完成時,大廳華麗得讓人眼花繚亂,565枝蠟燭照亮整個大廳,燭光灑在珠寶上流光四射,令人目眩神馳……1941年秋天,侵略蘇聯的德軍佔領了原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皇宮。希特勒下令將琥珀大廳拆散,把它們裝入27個柳條箱運回德國,安放克羅列維茨市(即今天的加里寧格勒)。1943年,戰局急轉直下。大廳重新落入蘇軍之手,琥珀廳又被德國人拆卸裝箱,分別藏在條頓騎士城堡和附近的防空洞里。1944年8月,盟軍轟炸克羅列維茨市,將條頓騎士城堡夷為平地。從此,琥珀廳下落不明。現在無數的尋寶人在找尋琥珀大廳,但至今仍沒有消息。
『陸』 俄羅斯鑽石庫的保留的鑽石
保留下來的鑽石庫在克林姆林宮的地下室里塵封了8年。1922年前蘇聯國家委員會對這些珍寶作了鑒定,並決定由國家珍寶館保存,現在由俄羅斯國家貴重金屬寶石管理委員會管理。雖然遺失了不少珍寶,但鑽石庫里還有25300多克拉的鑽石、1700克拉大顆粒藍寶石、2600克拉小粒藍寶石、2600克拉紅寶石和許多又大又圓的優質精美珍珠。
作為俄羅斯國家財富的集中象徵,俄羅斯鑽石庫排在世界十大寶藏的第十位。
『柒』 產地俄羅斯的鑽石是天然真鑽嗎
親,以我親身體驗5年上市公司珠寶零售經驗告訴你,天然鑽石主要以4c為標准,現在還沒有一家珠寶鑒定機構可以鑒定出鑽石產自哪裡,所以優質鑽石還是以4C為標准,那如果要檢測鑽石的真偽最好還是到專業的機構進行檢測。如果購買鑽石都需要配備證書,以下是最具權威的: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NGTC鑽石證書
美國寶石學院(GIA) ——GIA鑽石證書
比利時鑽石高層議會——HRD鑽石證書
裸鑽顏色、凈度、切工是針對鑽石來說的,這三者綜合影響鑽石品質,缺一不可。
顏色:鑽石的顏色分為兩大系列,常見的無色系列包括無色、淺黃、淺褐色;彩色系列包括深黃、灰色、粉紅等。無色鑽石色澤通常以美國寶石學院GIA建立的色澤分級為准,由D(透明無色,即從Diamond的第一個字母開始)至Z(黃色)。
凈度:每顆鑽石都含有天然的內含物,猶如天然胎記,這些內含物的數量、大小、形狀、顏色決定一顆鑽石的凈度及獨特性。內含物藏在鑽石之內,而且可呈不同顏色:白、黑、無色、甚至綠色或紅色。大部份內含物都不能以肉眼辨析,須在10倍放大鏡下才明顯看到。 根據我國國家標准,裸鑽等級的凈度共分為LC(無暇級)、VVS(極微瑕級)、VS(瑕疵級)、SI(小瑕級)、P(有瑕級)五個大級別,在此基礎上,又根據凈度特徵的大小、數量、位置和性質細分為LC、VVS1、VVS2、VS1、VS2、SI1、SI2、P1、P2、P3 十個小級別。
切工:切工是指技師切割鑽石瓣面的角度,及完成切割後鑽石各部份的比例。根據科學方程式,完美切工鑽石應將進入鑽石內的光線,經不同瓣面作內部反射,最後凝聚在鑽石的頂部,綻放光華火彩。切割過深或過淺的鑽石會令光芒由底部或旁邊流走,失卻光彩。因此,切割比例得宜的鑽石價值亦自然較高。裸鑽切工等級分為切割比例,拋光,修飾度三項。每一項都有五個級別,由高到低依次是EXCELLENT(理想切工),VERY GOOD(非常好切工),GOOD(好切工),FAIR(一般切工),POOR(差切工)。
『捌』 俄羅斯金剛石/鑽石的寶石礦物學特徵
8.1.3.1 俄羅斯金剛石/鑽石形貌及顏色特徵
Kriulina等(2007)對大量源區樣品進行了統計,並根據Orlov(1973)對金剛石/鑽石晶體形態分類後得出,ADP各岩筒出產的金剛石/鑽石60%~87%屬於Ⅰ型,YDP各岩筒出產的Ⅰ型金剛石/鑽石可達88%~98%。YDP出產金剛石/鑽石的晶形則主要為八面體及其聚形,其中Malo-Botuobia地區高達88%~94%的金剛石/鑽石為八面體、八面體和十二面體晶面的聚形,最低也可達49%(Udachnaya岩筒)。Mir及其他岩筒中超過50%的金剛石/鑽石是晶面平坦的八面體,其他晶體多為聚形。Daldyn-Alakit地區岩筒出產的金剛石/鑽石以復雜的生長方式為主,菱形十二面體、立方體均有產出,多晶聚合也有出現(Spetsius,1995)。Udachnaya岩筒榴輝岩捕虜體出產的金剛石/鑽石形態為八面體和立方體-八面體聚形,某些藍晶石榴輝岩中發現特徵的稜角被拉長立方體(圖8.4)。產自Udachnaya岩筒的金剛石/鑽石65%為無色,30%為不同程度的褐色到粉色,5%為黑色(Kriulina et al.,2011)。
圖8.4 Udachnaya礦區榴輝岩包裹體中的金剛石/鑽石
(據 Stepanov et al.,2011)
Figure 8.4 Diamonds in eclogite enclaves of Udachnaya mining area
(after Stepanov et al.,2011)
Lomonosov礦的金剛石/鑽石晶體形態為晶面扁平、彎曲的八面體、菱形十二面體、立方體以及它們的聚形(Garanin et al.,1999),其中部分為破碎的、帶有灰色或灰色調及形變的十二面體(40%)。完整晶體比例為72%,其中39%為無色晶體。V.Grib礦金剛石/鑽石完整晶體(70%)和等軸晶體(50%)的比例較高(Palazhchenko,2008)。與其他產地相比,ADP出產立方體晶形金剛石/鑽石的比例相對較高,其中M.V.Lomonosov礦出產比例約10%~15%,V.Grib礦約4%(表8.1)。
表8.1 ADP的V.Grib和M.V.Lomonosov礦金剛石/鑽石晶體形態特徵總結Table 8.1 Summary of diamond crystal forms of the V.Grib mine and M.V.Lomonosov mine of ADP
(資料來自Palazhchenko,2008)
Grib岩體的金剛石/鑽石晶體完好並且透明度高,其中39%的金剛石/鑽石透明度好,60%金剛石/鑽石透明度較好;65%無色,12%為黃色,16%為灰色;1%由於含有暗色包裹體呈灰或黑色。V.Grib礦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含有很多綠色金剛石/鑽石,因為它鄰近放射性礦床(Rubanova,2009)。
烏拉爾地區金剛石/鑽石單晶約占總體的84%,十二面體金剛石/鑽石占單晶體的89%,八面體為7%,不規則晶體佔4%。十二面體以扁平的居多,此外也有等軸和拉長的晶體。八面體主要為稜角渾圓和晶面扁平的晶體。不規則單晶基本上為扁平狀,從殘余的形態可以發現晶面扭曲的「十二面體」居多,晶面沿短對角線破損,向頂邊凸起形變。有時晶面短對角線的凸起非常強烈,以致晶體重塑變形為雙面的三八面體或六八面體,這種晶形可占不規則晶體的90%~92%。雙晶約占總體的16%,其中十二面體雙晶85%,其餘的15%為不規則雙晶。八面體雙晶基本沒有發現(Posukhova,2007)(圖8.5和圖版Ⅶ.3)。
烏拉爾砂礦中無色晶體佔70%,常帶有不同顏色色調。含微小黑色包裹體的無色金剛石/鑽石帶明顯的灰色調。有色金剛石/鑽石主要為褐色、黃色、綠色、藍色、粉色、奶白色和灰色等。綠色晶體顏色分布不均勻。大部分金剛石/鑽石有褐色或綠色的色斑(圖8.6),可能是由天然輻射所致(Posukhova,2007)。
金剛石/鑽石的表面特徵反映了金剛石/鑽石的生長環境,具有產地表徵意義。俄羅斯三大金剛石/鑽石成礦省出產的金剛石/鑽石表面特徵有較大差異(表8.2)。
圖8.5 烏拉爾地區金剛石
(據Laiginhas,2008)
Figure 8.5 Diamonds of Ural region
(Laiginhas,2008)
圖8.6 烏拉爾地區金剛石晶面上的綠色色斑和褐色色斑
(據Laiginhas,2008)
Figure 8.6 Green spots and brown spots on crystal faces of Ural diamonds
(Laiginhas,2008)
表8.2 俄羅斯三大金剛石成礦省金剛石表面特徵對比Table 8.2 Comparison of diamond surface features of Russia's three major diamond provinces
(資料來源 Spetsius,1995;Palazhchenko,2008;Laiginhas,2008;Kriulina et al,2011;徐立等,2011)
8.1.3.2 俄羅斯金剛石/鑽石的發光性
V.Grib礦產出的金剛石中約50%的金剛石發藍色-淡藍色和紫色熒光,黃色和綠色熒光的較少(10%),約20%的金剛石沒有發光性。M.V.Lomonosov礦中約50%的大粒徑金剛石和30%的小粒徑金剛石沒有任何發光性(Palazhchenko,2008),其餘的11%發綠色熒光,4%發黃色熒光,9%發藍色-淡藍色熒光。在ADP只有藍色、淡藍色兩種陰極發光特徵。V.Grib礦金剛石生長環境相對穩定,75%的發光圖像沒有環帶,顯示為均勻的,八面體層狀內部生長結構,一些金剛石晶體由於切向生長產生深藍、淺藍交替的發光特徵;M.V.Lomonosov礦金剛石發光圖像相對復雜,包括切向生長、原始生長及兩種生長方式結合的生長機制產生的環帶、生長區等,這種復雜的發光特徵揭示了金剛石的脈沖生長環境(Palazhchenko,2008;Rubanova等,2009;Palazhchenko等,2008)。
YDP不同捕擄體產出的金剛石顯示出不同的發光性。藍晶石榴輝岩和正常榴輝岩中的金剛石全部發黃綠色熒光;橄欖岩和二輝岩中的金剛石則發淡藍色或淡藍色與橘色混合的熒光;Udachnaya礦中的金剛石主要發藍色-淡藍色熒光;發粉色熒光的金剛石有時可用來指示岩筒潛在的含鑽能力,YDP金剛石產量較高的岩筒常常具有這一特徵的發光性,Mir岩筒中40%金剛石的熒光為粉色-淡紫色(Kriulina,2011)。陰極發光圖像顯示,雅庫特地區的金剛石生長結構大致可以分為3類:單一八面體生長環帶金剛石,不同生長機制所致的復雜環帶金剛石和多期、多階段生長結構金剛石。例如,Udachnaya岩筒金剛石的發光圖像的明亮程度跟N雜質含量有關,發光特徵主要為中心發光較強,外圍發光較弱的整齊的八面體生長環帶、邊界彎曲的立方體生長環帶或整體發光較弱的復雜生長環帶。Udachnaya岩筒幾乎所有金剛石都有纖維狀生長產生的不發光區域或深藍色區域(Stepanov,2007;Shatsky等,2008;Liu等,2008;陳美華和狄敬如,1999)。
8.1.3.3 俄羅斯金剛石/鑽石的包裹體特徵
金剛石/鑽石的礦物包裹體可以分為兩類:超基性岩或橄欖岩型(U/P型)和榴輝岩型(E型)(Taylor & Anand,2004;Sobolev et al.,2004;Sobolev et al.,2008)。YDP金剛石/鑽石的U/P型礦物包裹體主要為橄欖石、鉻鐵礦、鎂鋁榴石、斜方輝石、透輝石、頑火輝石等。其中橄欖石是YDP金剛石/鑽石中最多見的包裹體,鉻鐵礦也比較常見,含鉻鐵礦的金剛石/鑽石占含包裹體金剛石/鑽石的45%~56%(Sobolev,2004)。E型礦物包裹體主要為石榴子石、綠輝石等。與斜輝橄欖岩共生的石榴子石包裹體較多出現在Udachnaya、Mir和鹼性金伯利岩筒的金剛石/鑽石中,包含了金剛石/鑽石捕獲前的重要成因信息(Taylor et al.,2003)。硫化物礦物是YDP常見的包裹體,總是伴隨著輻射狀裂隙並且覆蓋在裂隙上。這種和硫化物伴隨的裂隙被認為是噴發過程中包裹體和寄主金剛石/鑽石不同熱溫收縮引起的。這些硫化物包裹體包含了親硫元素在深部岩石圈中含量和分布的重要信息(Ananda et al.,2004)。
ADP金剛石的同生包裹體主要為超基性岩和榴輝岩集合體的典型礦物。蛇紋石、皂石、磁鐵礦、硫化物和硫硅酸鹽混合物出現在次生包裹體中。同時還發現有>20%的金剛石中含金剛石包裹體。V.Grib礦金剛石中暗色包裹體最常見(約占總體的30%),無色包裹體相對較少(約占總體的1%),含金剛石包裹體的金剛石約占總體的2.4%。拉曼光譜測定橄欖岩型(E)同生包裹體居多(橄欖石、鉻尖晶石、鎂鋁榴石),次生包裹體主要為蛇紋石、滑石和磁鐵礦(Rubanova et al.,2009)。
圖8.7 YDP 金剛石/鑽石陰極發光圖
Figure 8.7 Cathodoluminescence image of diamonds from YDP
(上排 a,橄欖岩型金剛石 / 鑽石的八面體生長環帶;中 ,橄欖岩型金剛石 / 鑽石的八面體生長環帶,左角部分出現溶蝕現象;右,橄欖岩型金剛石 / 鑽石菱形十二面體晶體中心的立方體生長。下排 ,a,b:榴輝岩包裹體八面體金剛石 / 鑽石晶體的內部核和外部環帶;c:另一種類型的花瓣狀生長環帶)(切面均沿 (110) 切開;上排圖片據:Bulanova,1995;下排圖片據:Stepanov et al.,2007)
(The upper row,a: octahedral growth zones of a peridotitic diamond; middle: octahedral growth zones of a peridotitic diamond and resorption on the left; right: cubic growth zones at the core of a rhombic dodecahedral peridotitic diamond. The lower row,a,b: Inner nucleus and outer zonal structure of a octahedral eclogitic diamond; c: another type of petal-like growth zones) (slices along (110); the upper row images after Bulanova,1995; the lower row images after Stepanov et al.,2007)
ADP金剛石與世界其他產地金剛石的不同在於硫化物包裹體極為稀少。硫化物包裹體的缺失指示了地幔物質演化具有的某些區域性特徵。金剛石中Ni EPR中心的缺失也是M.V.Lomonosov礦和V.Grib礦金剛石的標型特徵之一,含Ni固溶體包裹體含量低甚至缺失也印證了這一點(Palazhchenko,2008;Rubanova,2009)。
烏拉爾地區金剛石/鑽石大部分為榴輝岩型,主要為橙色石榴子石、灰綠色單斜輝石、無色柯石英、藍色藍晶石、淺棕色金紅石和硫化物。其次為橄欖岩型:紫色石榴子石、深櫻紅色鉻鐵礦和無色橄欖石。還有少部分與二輝橄欖岩有關,包括無色頑火輝石、無色橄欖石等。有些金剛石/鑽石含石墨包裹體(Posukhova,2007)。
『玖』 俄羅斯金剛石/鑽石產地概況
俄羅斯地區金剛石/鑽石主要分布在3個區域:薩哈(Sakha)共和國雅庫特(Yakutia)地區、阿爾漢格爾斯科(Arkhangelsk)州和彼爾姆(Perm)州。最早的金剛石/鑽石是1829年7月在烏拉爾山脈的金鉑礦中(砂礦)發現的,1954年發現了第一個含金剛石/鑽石的金伯利岩筒。隨後5年,在Yakutia地區相繼發現了120個金伯利岩筒,其中提及最多的是Mir和Udachnaya岩筒。目前,雅庫特地區約有500個金伯利岩筒,其中的10%含有金剛石(徐立等,2011)。1979年俄羅斯地質學家在Arkhangelsk東北部的Winter coast地區發現了一系列含金剛石/鑽石的金伯利岩,從此陸續在Zimnii Bereg(Winter coast)地區(Arkhangelsk Diamondiferous Province,ADP)發現了100多個鹼性金伯利岩體,其中M.V.Lomonosov礦和V.Grib礦是最重要的兩個金剛石/鑽石礦。
雅庫特金剛石/鑽石成礦省(Yakut Diamondiferous Province,簡稱YDP)主要以原生金伯利岩為主,是俄羅斯金剛石/鑽石最主要的來源,其中,Malo-Botuobia 和Daldyn-Alakit地區的金伯利岩筒是雅庫特地區2個主要含金剛石/鑽石的區域(Spetsius,1995)。Malo-Botuobia地區代表性岩筒是Mir,Internatsionalnaya等(圖8.2)。Mir是俄羅斯發現的最大最古老的金伯利岩筒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深的露天開採金剛石礦坑。Mir岩筒於1957年開始開采,年平均產量為2Mct,由於資源枯竭,2001年該礦停止了露天開采。Daldyn-Alakit地區岩筒包括Udachnaya、Yubileynaya和Zarnitsa等。Udachnaya是俄羅斯最大的金剛石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剛石礦之一,目前已接近開采壽命,其露天礦坑正為轉成地下開采做准備。
阿爾漢格爾斯科金剛石/鑽石成礦省(Arkhangelsk Diamondiferous Province,簡稱ADP)以金伯利岩為主,M.V.Lomonosov礦位於西部Zolotitsa地區,從北到南9.5km內有6個獨立的岩筒,即Karpinsky-1,Karpinsky-2,Pionerskii,Lomonosov,Pomorskii和Arkhangelskii,是全歐洲最大的金剛石產地(圖8.3),品位約為0.5Cpht,有效開采期限約為50年,擁有該礦開采權的Severalmaz公司預測金剛石/鑽石產量可達200Mct,但由於土壤中飽含水,開采排污等存在技術上的問題,該礦並沒有大規模開采(Levine &Wallace,2005);V.Grib礦位於東部Verkhotina-Soyana地區,即Grib岩筒,已探明金剛石/鑽石儲量達50億美元,產量是M.V.Lomonosov礦任一岩筒的2倍以上且金剛石/鑽石質量上乘(Rubanova et al.,2009)。兩個礦床的金剛石/鑽石品位平均約為0.7ct/t(70~80US$/ct)(Rubanova et al.,2009),其中V.Grib礦金剛石/鑽石品位較高1~1.5ct/t,M.V.Lomonosov礦 0.5~1.0ct/t(Garanin & Garanin,2008)。
圖8.2 西伯利亞克拉通基底示意圖(Spetsius,2004)代表雅庫特地區重要的金伯利岩筒
Figure 8.2 Sketch map of Siberian craton (Spetsius,2004) stands for important kimberlite pipes in Yakutia area
圖8.3 Arkhangelsk鹼性火成岩省地理簡圖(據Lehtonen等,2009)
Figure 8.3 Geographical sketch of alkaline igneous province in Arkhangelsk (Lehtonen et al.,2009)
彼爾姆州主要是金剛石砂礦,該礦位於俄羅斯境內最早發現金剛石/鑽石的烏拉爾山地區,產量很低,只佔俄羅斯總產量的2%(黃鳳鳴和陳鍾惠,2000)。沿烏拉爾西坡,最大的金剛石/鑽石砂礦在Vishera(北部烏拉爾)和Koivo–Vizhai地區(中部烏拉爾),後者資源已經枯竭(Khachatryan & Kaminsky,2003)。
『拾』 俄羅斯鑽石庫的介紹
古代帝王總希望自己的統治能夠綿延至永遠,就像鑽石一樣堅固而恆久。版這或許就是俄國權沙皇彼得大帝開始收集鑽石和珠寶的原因。 18世紀初,彼得大帝頒布了一道保護珍寶的專項命令,要求國人不準隨便變賣室中的珍貴珠寶和首飾,在一定重量以上的鑽石和珠寶必須由皇家收購。另外彼得大帝還在世界范圍內搜索鑽石珠寶,很多小國得知他的心頭所好都把本國最好的珠寶親手獻上,希望因此得到庇護和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