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宁波服装的变革
A. 中国服装五大变革的意义
中国服装史上的四大变革:"胡服骑射"、"开放唐装"、"华贵清装""西服东进",这四大服饰变革贯穿了整个中国服装史的演绎变化过程。五大变革不知道是什么。
B. 五年级作文宁波的变化
宁波作为历史悠久的对外贸易口岸,曾创造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瓷器之路”的辉煌。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对外贸易发展较快。2003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8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3%。其中出口额120.7亿美元,进口67.4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7.9%和63.9%。到2003年底,全市累计批准三资企业8072家,总投资291.24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70.5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8.58亿美元。全球500强企业中有28家在甬投资了48个项目。2003年全市完成对外承包劳务合作营业额3.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8%。每年6月8日至12日浙江省政府在宁波举办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和中国国际日用消费品博览会。
宁波在中国服装发展史中,占据着显赫的地位。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是中国近代服装产业诞生地、中国的第一套西服、中山装、第一家西服店、第一部西服理论书籍、第一所服装学校都出自宁波人之手。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宁波的服装业发展迅猛。目前,宁波服装生产企业达1800余家,年生产能力达14亿余件,占全国服装生产总量的12%,并形成了众多全国知名品牌。自1997年以来,宁波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国际服装节。第八届宁波国际服装节将于2004年10月18日至22日举行。
宁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国家和浙江省明确提出要把宁波建设成为华东地区重要工业城市、重化工业基地、对外贸易口岸和浙江省的经济中心。宁波正加快在港口集疏运网络、产业发展、对外开放、科教发展、城乡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推出一大批投资大、起点高的重要工程,它的实施将大幅度提升宁波的综合竞争力和城市地位。
C. 近现代史上服装都有些什么变革
辛亥革命后的近代和现代服饰
1、20世纪10年代
在辛亥革命以前,虽有中国人在国外接受了西方的装扮,但回国以后还得戴假发,穿大褂长袍。太平天国有着与清朝不同的服饰制度,女子甚至废除了裹足陋习,怛在本质上还是没有超越封建等级思想。社会主体服装受西方服饰的影响很小,服饰的交流主要局限于不同民族间。到了20年代初,辛亥革命爆发,中国彻底推翻了封建专制的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孙中山先生卒先引进了高领军装和西式裤子,并且南京临时政府的官员无论官阶大小都着同样的制服。从此,在中国社会上演了几千年的传统冠冕服饰连同它森严的等级制度,礼仪规范失去了法律的保护,中国服饰进入了一个开放,蓬勃,融合的发展时期。
1.2典型服饰及形象
1.2.1男子服饰
辛亥革命取消了原先的封理服装禁令,但封建意识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不同阶层的人根据经济状况,社交范围和政治信仰选择不同的装束。
长袍马褂是最常见的装束,作为礼服时还有一定的格式。下身一般穿中式裤子,民初这种裤子比较宽松,裤脚用绷带系扎。
其他的装束还有西服、日式学生装等。这些眼装也只是集中出现在少量官史、知识分子和学生中间。日式学生从欧洲西装造型的基础上派生而来,直立领、胸前有一个大口袋,而腰身,衣袖的结构均类似于西装。
一般乡间和劳动人民的主要服饰还是上着杉袄、下着裤子。
1.2.2女子服饰 辛亥革命带来的思想变革在女子服饰发展中相对滞后。政府颁布的女子礼服未能在民间推广,在日常生活中,女子仍旧穿袄裙,旗袍。这时的旗袍还是平面结构,宽大、松身。袄裙在辛亥革命前后具体样式有所不同,之前是衣身长宽,袖口大而有边,肩部有装饰;之后衣身变短,袖、襟等处的缘边和攘饰渐少,但衣颇特别高。有时下摆呈圆弧形,上衣外面还加穿一件背心。下面的裙装变成十二裥或二十四裥的样式,裙长至足,裙边和裤门右娘饰。
1.2.3服饰品
一般长袍马褂配穿瓜皮帖或罗宋帽,穿布鞋或棉靴;西装配西式礼帽、皮鞋;学生装则配西式礼冒、鸭舌帽或阔边帽,穿皮鞋。
值得注意的是,服饰品的应用此时与地区密切相关。例如在上海已经引进了欧洲的高跟鞋,但在其他地区的大多数妇女还在裹脚;大多数的都市妇女都已经头披白纱举行“文明婚礼”,在广大的农村仍是红袄珠冠的旧礼俗。
2、20世纪20至30年代
2.1 时代背景
“五四”运动以后,中西文化的交流更加广阔深入。西式服装穿着方便、款式多样;造型独特,逐渐获得青睐;而中式传统服装也仍然为人们心目中的佼佼者,在中西服饰发展的同时,中式服装也在不断吸取其他服装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中西式服饰并存且不断地走向现代化。“五四”运动使更多的妇女思想得到了解放,20世20至30年代是中国妇女服饰演变的重要阶段。
2.2典型服饰及形象
2.2.1男芒服饰
除了民国初年以来就有的样式,还出现了具有重大变革意义的新装。
(1)中山装,这是在学生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款式。此时的中山装后背开缝,下端开衩,后背腰节处装有横带,前身做4个明袋,其中下面2个大袋为琴式袋,各袋都有皱裥和袋盖,门襟7粒扣,袖口钉2至1粒扣。
(2)中西合璧的样式。这是民国中后期起出现的一种较为时兴的装束,即将长袍、西服裤、补帽和皮鞋组合起来穿。这是中西结合较成功的一种男子服饰式样,不失民族风韵又增添英俊之气。文雅中显露干练。
2.2.2女子服饰 (1)改良旗袍,受西方服饰的影响,袍身逐渐收窄,增加腰省、胸省,并运用装袖与肩缝等元素,使款式走向完美成熟。其样式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在穿着风格上一改以往宽大直筒的形态,变得修身合体,充分展示了中国女性的曲线美。
(2)袄裙。此时的袄裙仍旧是上衣下裳。长袄长至臀围线一下,高领,宽袖;短袄长至腰围线以下,低领、宽袖,袖长及肘,袖口肥大宽直。领有直襟、大襟和偏在右襟自领而直下的斜襟。下摆有直角,圆角等。这时袄的裁制比较紧体,通常配穿马面裙等长套裙,并喜作彩绣装饰。
(3)文明新装。这是袄的一种体形武。在留日学生的形象下,不少年轻妇女穿着窄而修长的高领衫袄,衣衫非常朴素,下穿黑色长裙,裙上不施绣纹,簪钗、手镯,耳环、戒指等一概不用,故称“文明新装”。
当然上述的穿着在城市、城乡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比如在上海,西式晨礼服、西式茶舞服、西式连衣裙,西式大衣的美好开始流行,上海女子烫发、穿高跟鞋和时装的时候,北京的女子还在穿紧身旗袍,农村的妇女则还在穿宽衣大绣衫和六脚扣的裤子。
2.2.3服饰品
妇女头饰依保留传统方式,曾流行过一段时间的刘海和长辫,剪发也流行过,剪发后一般用绸带束发;就男子而言,早在中华民国始建之初,政府就发出了《剪辫通令》,从城市中的官吏和知识分子开始,剪发逐步被人接受。
在民国建立初期,政府部门就把女子放足禁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落实。到1937前夕,以江、浙、沪、粤为主体的沿海地区已经基本禁绝,并向内地扩展。放足以后,女子的鞋袜随之改变,原先的弓鞋被淘汰,代之以西式皮鞋和布鞋,大城市的妇女已经穿上了高跟鞋。
3、 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
3.1时代背景
中国在这个时期处于战争叫期,虽然经济上遭受打击,社会也动荡不安,但是在一些开放的大城市里,西式服装的引进并没有停止脚步。《良友》、《三六九》等刊物出时装专刊,通过明星剧照、生活照以及时装画来介绍国内外的流行信息,而时装表演到此时已经是展示服装的重要途径。当时上海的时尚也辐射到东京,香港等地。
3.2典型服饰及形象
3.2.1 男子服饰
这一时期的男子服饰变化已经不大显著,基本沿用前一时期的服装样式。
3.2.2女子服饰
(1)旗袍。旗袍此时已经成为中国妇女通用的标准服,各个阶层的妇女都穿它。40年代的大城市中,旗袍的式样趋向于取消袖子。减短长度,减低领高和省去一些烦琐的装饰,总体上更加轻便、适体,同时借鉴和直接引用了一些西式的装饰和设计手法,如将边衩收为前衩,将单襟改收为双襟,并存领、袖、肩等处加以处理,形成了如开钗领、 荷叶袖等有新意的变化。
到了30年代后期,引进的西式女服饰饰种类相当齐全。这些服装的广泛传播,已经具有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现代“时装”的意味。
(2)内衣:乳罩代替了肚兜,成为新式的女性内衣。
(3)披风,有单有夹,长度一般到膝盖部位,色彩丰富。披风的两襟钉有钮扣或带子,但穿着时往往不用,任其敞开。
(4)大衣。此时的大衣多用裘皮或呢料制作,里面还习惯穿一件旗炮。
4、20世纪50年代
4.1 时代背景
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国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人民全力投人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潮流中。工人、农民的社会地位得到很大提高,全社流朴素美,在穿着上更趋向于实用,结实,逐渐形成了蓝、灰,黑的时代。五六十实行计划用布,定量供应,做一件大褂比较费料,所以长袍也逐渐没落,取代的是一些方便节省的衣着形式。同时,革命的热情激励中国青年学生穿起了象征革命热情的服装。进驻各个城市的干部都穿灰色的中山服,青年争相效法,随后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也把长袍、西服改做成中山装或军服。
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前,中国社会仍存在各种不同的阶层,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因此比较复杂。而中国社会地域发展的不平衡也使不同的服装在中国得以发展,西式服装在沿海的一些大城市依旧十分受欢迎。
到了1956年1月,政府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改进服装的宣传,号召美化人民的穿着。这时许多织布厂加强设计工作,出现了一批新品种、新花色。穿花衣的妇女和儿童逐渐增多,男子服饰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但色彩依然比较单调。
4.2典型服饰及形象
4.2.1 男子服饰
(1)新款中山装。新中国成立以后,新款中山装成为全国城乡广大人民普遍穿着的日常服装,具体款式为:前襟4个口袋、5粒纽扣,袖口各3粒纽扣,立领上装翻领,后背没有横带。中山装在以后发展成为我国现代男子服饰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品种之一,他将中国的传统意识融入其中,并结合了西装的样式,和旗袍一起成为中国现代服装发展的有益借鉴。
(2)衬衫。村杉主要有两种:一为长袖衬衫,直摆,尖领或方领,克夫袖,以为白色,也有淡蓝色和灰色;二为短袖衬衫,样式为翻领、翻驳头,胸前两只袋,门襟4粒纽或硬领,以及不翻驳头,胸前一只带,门襟6粒纽。
(3)大衣。男子冬装除中式棉袄外,还有棉大衣或呢大衣。款式为翻驳领,贴袋或插袋,明门襟或暗门襟,单排扣或双排扣,装袖。
4.2.2女子服饰
20世纪50年代初期,作为正统服饰的代表—旗袍,仍然被城市的一些中老年妇女所穿着。到50年代后期,随着女性就业队伍的扩大,穿着旗袍的人越来越少,到“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机会销声匿迹。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字领好八字领的衬衫十分普及,面料为细布或府绸。女子冬装主要是中式棉袄加罩衫。 列宁装是当时党政机关和基层工作人员常穿的服装,具体形制是大驳领,双排八粒纽,斜插袋,束腰带,主要为女子穿着,但在当时是男女通用的服装。 进入50年代中期,“春秋衫”被各种年龄层次的妇女所喜爱。形制是翻领,装袖,直襟,四粒纽,可开关门襟驳头,一字领或八字领,前身两只大贴袋,外观稳重大方。到以后又流行拉链衫和央克衫。
50年代末期起,连衣裙逐渐成为我国中青年妇女夏季的日常服装。廓形有束腰型、直身型、旗袍型,马甲型等;袖型有泡泡袖、无袖等;领型有无领(包括圆形、方形、椭圆形,“V”字形、“U”字形)、装领等。而料常用各种印花或素色的丝绸、全棉、棉涤,款式主要有细褶裙、喇叭裙等。
4.2.3服饰品 女子基本不化妆,发型日趋简化,姑娘们爱留辫,上了年纪的妇女一律齐耳短发。男子发型更简单,有梳理整齐的“西装头”和“平头”。
5、20世纪60至70年代
5.1 时代背景
进入20纪60年代,中国连续3年自然灾害,粮食大减产,棉花也连年歉收,纺织品和针织品产量都比往年下降。这个时候又受计划供应的限制,布票的数量比较少,人们在购买纺织品的时候都要充分考虑、充分利用。在颜色上多选择中性的朴素颜色,以便能够穿上好几年。从1966年开始了为期10年 “文化大革命”,西服和旗袍等服装被称为“四旧”,人民对服装包含的等级标志意义有了歪曲的理解,没有人愿意通过服装来表现个性,这个时期中国人的服装样式取得了高度的一致。
5.2典型服饰及形象
在“红卫兵运动”风靡全国的时候,穿草绿色军装,戴草绿色军帽,扎宽皮带,佩戴毛泽东像章,手拿红色语录本,背草绿色帆布挎包成为当时最时髦的装束。老三色(蓝、灰、黑)和老三装(中山装、青年装和军便装)又占领了服装阵地。
6、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
6.1社会背景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服装发展逐渐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服装行业进一步繁荣,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更加开放。当时国家领导人多次发表讲话,提倡美化人民的服装穿着。共产党领导人带头穿新式双排扣西装,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从而掀起了一股“西服热”。思想解放的年轻人率先穿起新款式的服装,人们的服装观念十分活跃,追求新异、时髦的心理不断增强,服装的流行周期大大缩短。
6.2典型服饰及形象
6.2.1男子服饰 西装再次流行,并且普及到了中国农村。便装有夹克。猎装、风衣、编织的棒针衫和运动装等,不仅款式多样,而且也使用了驼色、酱红、湖蓝、米色等传统的女子服饰用色。冬装有了皮夹克、羽绒服、运动型棉夹克等。下装经历了由喇叭裤到牛仔裤的演变过程,而后就是一种中档和裤脚口的尺寸相一致的直筒裤。80年代中期开起流行锥形裤和西裤。 6.2.2女子服饰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设计师充分运用裁片分割的手法来设计服装,使服装的造型结构更加合理。当时的主要服装式样有:春秋装、衬衫、西装套装、羽绒服、各式大衣、皮夹克、皮风衣,喇叭裤、健美裤、牛仔服等。
(1)春秋装。翻领,翻驳头,门襟钉3粒纽,两只有袋盖的暗袋。这是女青年和中年妇女都较喜欢的款式。
(2)女衬衫。70年代后期女式衬衫有两种时髦款式。一是仿效男子衬衫的长尖型硬领,另一种是在衬衫的领边和襟上都镶较宽的荷叶边。进入80年代后,女式衬衫的变化更多更快,主要有夹克式、西装式、馕拼式等。看的外形蓬松。背缝有裥;有的造型削瘦,腰部束细。领有翻折领、松紧领、无领等,款式各异。
(3)西服套装。基本款式是翻驳领。两粒纽,只有袋盖的暗袋。主要是城市中的一些妇女穿着。。 (4)羽绒服。以涂层尼龙布为面料,内部填充羽绒或羽毛。
(5)健美裤。一种黑色弹力针织踏脚裤。之后材料、颜色、放松度也有变化。
6.2.3服饰品
70年代后期,高跟鞋得到恢复,此时的鞋跟有高跟、半高跟、坡跟等,颜色有白色、红色、米色、绿色等。同时西方的运动鞋也被引入中国,因为起初只有一个品牌“NIKE”而被称为“耐克鞋”。手套、围巾、帽子、提包等附属物的使用也不仅考虎实用机能,而要通过其造型和色彩的变化来取得整体的审美效果。夏季开始流行用遮阳镜。
改革开放以后又可以烫发和化妆,起初大家烫成大波浪为时髦,而后就有了和国际时尚接轨的各种发式。
7、20世纪90年代
7.1 社会背景
与以前各个时期相比,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服装是与国际通行服装最为相似的一个时期。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中,时髦女子的着装与国际时尚完全同步。
7.2典型服饰及形象
7.2.1 男子服饰
男了服饰的品帅和七八十年代大体相同,但款式上有了明显变化。西装的驳头明显提升,因而很盛行3粒和4粒纽扣的西装,裁剪上也更加合休自然。
80年代和90年代处的宽大奔裤、太子裤基本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直筒形和喇叭形的裤子。此外,还有一种在裤腿部位安排了不少口袋并有两条装饰线的尺寸宽大的板裤。这个时代的男子服饰讲究休闲,有各种非正式的便装,比如各种绞花棒针编织衫、牛仔、卡其夹克、连帽运动夹、棉麻织物制作的西装领或方领的直腰身外套等。
7.2.2女子服饰
当时比较典型的服装有:短小厂装、吊带背心和吊带长裙、喇叭裤、超短裙等。
(1)职业套装。与80年代的挺括外观不同恢复了纤长主题轮廓,不用 垫肩,讲究柔软裁剪,合体,带有温和的女性特征。
(2)短小上装。通常用有弹性的针织物制成,紧体,胸、腰处的凹凸曲线十分不明显。款式多样,长袖、短袖、烟囱领和鸡心领等都有,衣长很短,有的短至露出小腹而成为“露脐装”。
(3)喇叭裤。这个时候的喇叭裤裤口要比80年代小些,臀部收拢但不非常紧,整体更加流畅。材料上主要是水洗牛仔布、各种材新型化纤材料、弹力材料等。后整理的技术使其外观肌理更加丰富。
(4)超短裙。80年代流行的是上宽下窄的“一步裙”,90年代是上窄下宽的“A字形裙”
7.2.3 服饰品
女鞋盛行厚底宽头的样式,到了20世纪末的夏季流行不穿丝袜,在脚趾甲上涂指甲油时髦了起来,美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烫发先流行青春型的直发后来是染色的前卫形碎发。
D. 急求宁波红帮服装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资料
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探访后人,宁波服装史的研究又有了最新发现,天津、江苏、山东、湖北等地那些被岁月湮没的红帮传奇,逐渐显露在家乡人的视野里。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宁波服装博物馆的有关人士在编写《宁波服装史》的过程中,先后到十余座城市的档案馆、市志办查阅资料,同时通过一些红帮裁缝的传人的述说,了解了很多被岁月烟云所笼罩的红帮传奇。
天津——“江夏里”被称作“裁缝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成为商埠。有关天津的红帮裁缝的线索最初是由北京著名的红帮裁缝楼景康提供的,在中间“穿针引线”的是宁波市政府驻天津办事处主任张福宏和著名甬籍作家冯骥才。宁波服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陈万丰还记得冯骥才对他说的话:“你们研究宁波服装史,是在挖一口文化的井。而这口井挖得越深,有价值的东西也越多。”
在天津的档案馆和市志办,陈万丰等人了解到,1942年的天津,登记在册的服装店共有150家,从业人员1085人,而宁波籍的有49家,从业人员380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一。据资料显示,1892年成立的法租界“王阿明西服店”是最早的,1920年,又增加了“复兴祥”、“张兴茂”、“马源昌”、“何庆昌”、“倪元记”等西服店。小白楼江夏里的何庆昌和法租界的王阿明老家都在宁波市鄞州区(原鄞县),做西服、军服、制服的手艺都是一流的。何庆昌凭他一手精细的西服工艺,缝制的洋服合体、大方、潇洒,完全合乎英国绅士气派。当时,英租界工部局巡捕制服全部由他制作,生意十分兴隆。而居住在江夏里的宁波红帮裁缝很多,后来,天津人干脆称江夏里为“裁缝里”。
值得一提的还有王阿明八十多岁的孙子王庆和,他到天津有六十多年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以做女装出名,并自己编了本服装裁剪的书。他还多次去文化馆等场所讲课,将红帮服装的裁剪技术传给天津的弟子。去年冬天,他在女儿的陪同下参观了宁波服装博物馆,称“一生中最高兴的事,就是看到红帮服装得到发扬光大”。他还向服装博物馆捐赠了他用过的剪刀、熨斗、尺等19件实物。
武汉——两家红帮服装店是特级商店
今年7月,陈万丰一行来到了著名的“火炉”武汉,因为不久前他们在《鄞县地方志》上发现在武汉也有宁波红帮裁缝的踪迹。
到达武汉的第二无早晨,他们在散步时发现一条叫“宁波星”的弄堂,走进去打听,才知道里面住着一百来户宁波人。在这些宁波人中,他们打听到一个在当地很有名的红帮裁缝王德卿,他哥哥开的服装店是武汉首家给外国人做女装的服装店。在他的陪同下,来自故乡的追寻者们又发现了好多有关红帮服装的线索。
据《夏口县志》1918年调查,“汉口成衣业分浙江衣帮和汉口衣帮,西服业称红帮,因大多从师于江浙人。”又据了解,1948年,汉口市服装同业公会中,宁波籍会员达50家,其中资本达1000万元(法币)以上的23家,其中一家叫三友公司的资本达1亿元(法币)。在众多的红帮服装店中,以1980年命名的“祥康”、“怡和”、“首家”为武汉市的特级商店,后两家至今还在,它们和北京的“红都”服装店一起成为目前仅存的3家国家特级的红帮服装店
江苏——“李顺昌”老字号依然挺立
今年3月,编写《宁波服装史》的同志在翻阅《中国纺织史》时发现“李增记”是苏州的第一家西服店,他们又从有关材料中了解到该西服店不仅在姑苏城内久负盛名,而且在沪宁线上也是瞩目的典型红帮西服店。了解到这些信息后,陈万丰等人就赶赴苏州,在档案馆、苏州大学、市志办等地,他们查阅到的资料证实了以上的事实。苏州的红帮裁缝“李增记”还有另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叫“李顺昌”,是宁波人李来义创下的。1906年,沪宁铁路上海至无锡段通车后,李顺昌和他的4个儿子在日渐繁盛的苏州大显身手,长子李春标去了南京,次子李增坤去扬州开“李顺昌”,三子李增咏接替苏州老店,四子李春荣在苏州城外开“李春记”西服店,由此在百里沪宁线上创出了品牌。
曾为国民党首府的南京,在二十世纪初,红帮裁缝就已经介入,最有名的就是“李顺昌”、“庆丰和”等。今年4月,陈万丰一行到达南京,在繁华的中山路上,他们看到“李顺昌洋服公司”的招牌还在市中心挺立,这家百年老字号现在成了江苏服装业的名店,而宁波的“雅戈尔”、“迷霞”、“罗蒙”等服装企业在创业之初都和“李顺昌”还有过合作,而“爱尔妮”等企业至今还和他们有合作关系。
据了解,1941年3月,南京建立了军西服业同业公会,公会核心人物有4位是宁波人。1943年,公会中宁波籍人员有51个,分别在闹市区的太平路、朱雀路、贡院街、夫子庙和中山路上营业。1945年又组建西服缝纫业职工工会,在第二届监事中7%是宁波裁缝。1948年南京甬商的调查中,有67家呢绒服装业,占全市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民国初年,“庆丰和”的史久华曾为孙中山先生的国民革命军制作过军服。他的孙子史东海老先生两年前在参观服装博物馆时,说起祖父近百年前的往事,感叹不已。
山东——昔日的辉煌已湮没
去年,服装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哈尔滨寻访红帮足迹的时候了解到,当年有很多红帮裁缝凭着在上海滩成名的有利时机,分期分批到了山东。几个月前,他们在天一阁内的方志馆翻了一个多星期的山东各地的方志,然后就北上青岛、济南、烟台、威海等地考察。也许是时间太仓促了,探访了半个来月,却没找到目前还留在这些城市的宁波红帮裁缝的痕迹,但档案馆和方志馆倒都留有当年的记载。
在那些记载中,宁波人再次看到了宁波红帮服装对外的辐射和影响,看到了让家乡的后人为之骄傲的辉煌。
二十世纪初,在上海滩上名声大振的红帮裁缝先立足青岛,再分赴济南、烟台等地,开设商号,招收门徒,推行西装,在新的环境下,寻求时代的整合。1916年,镇海人沈月亭、傅鸿慈在济南市中心开设“信昌”、“华泰祥”西服店,继而,使不少缸帮裁缝在济南全线推进。据1942年12月统计,济南市呢绒洋服业有会员商店35家,宁波人开的有16家,占45%。1944年3月,该市的呢绒洋服同业公会12名职员中,宁波人有8名,分别担任常务董事、董事和理监事。1948年5月,青岛的宁波同乡会中,经营洋服的占18%。在烟台,也有不少红帮裁缝,“正昌号”的毛锦芳任洋服业分会会长。
宁波服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陈万丰告诉记者,回顾二十世纪中国服装的百年历程,正是红帮裁缝学艺、成名、拓展、壮大的时候。在查阅中,他们还了解到厦门、九龙等地也有红帮裁缝创业痕迹,有机会他们将到这些地方去勘察、查访。此外,他们和横滨开港资料馆也取得了联系,准备到那里去详实地了解红帮的起源。
E. 谁能帮忙找到关于宁波服装出口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外文文献啊 谢谢了
外文文献有,翻译没有,翻译得靠你自己了,如果需要直接网络Hi中留言同时贴出问题的链接地址和邮箱地址即可,希望能满足你的需要,能帮到你,并请及时知道评价,多多给点悬赏分吧,急用的话请多选赏点分吧,这样更多的知友才会及时帮到你,我找到也是很花时间的,并请及时采纳
F. 宁波服装博物馆的历史意义
宁波服装博物馆是鄞州打造的一项文化精品,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服装专业专博物馆。是海属内外朋友了解宁波、了解鄞州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宁波服装博物馆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心区下应街道湾底村天工路蓝海巷80号,博物馆馆舍是一座“人”字形建筑,大坡屋顶,两重坡顶组合。建筑面积2752平方米,二层,总高14米。鄞州区人民政府投资1200多万元,2009年秋落成。
G. 宁波近几年来的变化有哪些
改革开放30年来,宁波市农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而从中受益最大的无疑是农民了。统计显示,1978年,宁波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29元,30年后的2007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0051元,是30年前的78倍。 在过去30年里,借改革春风,宁波广大农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无论是农村经济发展还是农村环境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农村经济发展方面,2007年宁波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8400亿元,与刚实行改革开放的1978年相比,年均增长24.4%。工业经济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拉动力,比重从1978年的33%提高到2007年的87%。此外,宁波市还形成了十大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粮经比例从1978年的66:34调整到了目前的42:58。 农民收入大幅提升。1978年,宁波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9元,1998年突破1000元,2007年首次突破1万元,达到10051元,比上年增长13.6%,已连续四年实现了两个高于:高于两位数的增幅,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幅。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3年的2.29:1缩小到2.219:1。农民收入中非农产业的比重已达85%以上。 农村环境明显改善。近几年宁波市持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有效改观。截至2007年,宁波市已建成全面小康村222个,环境整治村1517个,总数接近全市行政村的三分之二。 农村服务不断健全。宁波市已提前实现了村村通硬化道路和客运班车的目标,基本实现了让农民喝上清洁安全饮用水的目标,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呈现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有序的良好局面。如宁波市滕头村去年被评联合国评为“世界十佳和谐乡村”,全市象滕头这样的村庄还有很多。统计显示,2006年宁波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稳居浙江省第一,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实现度已达83.2%,比浙江省、全国分别高出15.1和43.3个百分点,并连续三年位居浙江省之首。